小胖城的"突飞猛进"

家乡区县: 泰安肥城市

         肥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西汉初(公元前206年)置肥城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堪称“五千年的古城,两千年的县”。在这块古老美丽的土地上,孕育了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写下了不朽史著《春秋左氏传》的鲁国太史左丘明,明朝抗倭英雄监察御史李邦珍,设计并督修泰山南天门的元代著名道人张志纯,明代著名进士尹庭,兵刑两部尚书肖大亨,清代著名文史学家唐仲冕等,都是肥城人。

         近年来,肥城市各项改革建设事业有了较快发展,经济社会协调进步。去年,市委、市政府新班子立足于肥城良好的基础条件、资源要素,顺应形势发展要求、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确立了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按照保持连续性、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的要求,继续摁住招商引资、工业强市、民营经济、农业产业化、载体建设五大重点工作,主要走好了四条路子:一是工业强市。形成了能源、化工、纺织、食品、建材等主导产业和一批骨干企业,工业经济成为主体和支撑,去年的工商税收达到9.7亿元,其中工业经济实现税收8亿多元。二是调整富民。全市粮经作物比例调整到了6:4。去年3450元的人均纯收入中,经济作物和畜牧养殖收入占到了29%,外出务工收入占到56%,种粮收入仅占15%。三是开放带动。始终坚持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把招商引资置于发展之首,弓I进了一大批项目和市外资金,实现了借力发展,为县域经济注入了发展活力。四是地企共建。境内有肥城矿业集团、石横电厂、石横特钢厂三家规模较大的驻肥企业,这也是肥城发展的最大优势。近年来,在地企合作、共建区域经济共同体上取得了互促双赢的好成效。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在攻坚克难中深入推进,整个经济发展在快速扩张中质量提升。去年,全市完成GDPl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财政收入5.37亿元,增长2O%;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增长64%;年末各项存款余额8O.5亿元,比年初增加1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50元。在全国第三届竞争力百强县中列第59位,比上届上升了12个位次;并被确定为全省30个经济强县之一。全市上下政通人和,干部群众人心恩上,政治社会持续稳定。

         而且近年来肥城一直争当创造卫生城市,大面积的绿化,栽种树木花草,是的小胖城变得使人耳目一新,身为一个肥城人,我都不舍得离开了咧!好像在这里建个别墅,种种地,过一下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呢!哈哈.

大肥城与小胖城(2014-11-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