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苏州市公布了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四批控制保护建筑的名单。记者从盛泽镇文化站了解到,在该批次中该镇新增2处文物保护单位和1处控制保护建筑,它们分别是如意桥、沈家绸行和北分金弄李宅。 据了解,如意桥位于盛虹村豆腐港,始建于清康熙六十一年,于雍正十一年竣工。该桥东西走向,长28.4米,中宽3.5米,净跨7.6米,矢高4.35米。它是单孔石拱桥,花岗石构筑,为纵联分节并列砌法,技术含量较高。 “相传清代时,这里有一大户人家,他花钱在豆腐港上一共建起三座桥,其中一座就是如意桥。而现在,这里只剩下了这座如意桥。”前日,记者来到如意桥时看到,桥上的雕刻技艺十分精湛,单是“如意桥”三个字便足见功底。不久,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站在远处望去,颇有诗情画意之感。 “原来在如意桥附近这一片区域是个小集镇,两边是石板路,人来人往,是很热闹的。”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告诉记者,前些年如意桥遭到一些人为破坏,右侧的石柱和护栏被推进了河里。“后来政府出资修好了这座桥,也保护了来来往往过桥的市民。” “2010年,我们通过招标,修缮了这座桥,保证了桥的完整性,恢复了桥原本的面貌。”该镇文化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桥原级别是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现在它也成为了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中的一员。 随后记者又来到位于北分金弄29号的沈家绸行。如今它早就不是绸行了,它现在属于公房,这里入住10户人家。据了解,该建筑建于清代,面宽五间,朝南,建筑面积约为500平方米。 “这肯定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走进绸行,古韵很浓,地上破碎的石板流露着岁月的痕迹。“你看这楦上有牡丹、凤凰等雕刻花纹,十分漂亮。”该镇文化站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座绸行有两个院子,在较里面的一个院子里可以看到一座饱经风霜的砖雕门楼。抬头一看,门楼上“履语无言”四个大字尽收眼底,周围还刻着一些花纹,在绿色植被中隐约可以看到书童上课的画面。“像这样的砖雕门楼,盛泽还有很多。” “我们正在计划对镇上的几处砖雕门楼进行修缮保护。”该镇文化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将逐一修缮,给门楼崭新的面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