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老虎灶

家乡区县: 江苏省句容市

老虎灶就是街头巷口间常常见到的茶水炉子,也是句容城镇一种十分普通的专卖开水的店铺,以卖热水为主。因为它的灶膛口开在门的正前方如一只张开大口的老虎,中间有一高一矮两只大铁锅恰似老虎的身体,灶屋后一般树立着烟囱象个高高翘起的老虎尾巴,故人们习惯称呼为“老虎灶”。
老虎灶门面虽不起眼,当年可却是这一片地区百姓离不开的地方。
一方灶台,几口汤罐,几口大锅,锅上安放着木板箍的蒸子,灶台临街的地方,支着一方木平台,用来放水瓶。
清晨四点多,店主人便摸黑起床,为烧开水的炉灶生火,待汤罐的水烧沸后,打开水的人也就陆续来了。
开水炉炉灶前围站着一圈等着冲水的人,炉台前的木平台上,摆放着一排排竹壳热水瓶,或水吊子。店主人左手将漏斗插进水瓶,右手握一把水舀子将汤罐里的开水冲进水瓶中,每冲完一瓶,人们就将一根水筹扔进一个小竹箩里。水筹为长约三四公分、宽约一公分的竹片,上面用烧红的烙铁烫着文字的印记,用以代替冲水的水资。
老虎灶除了供应开水外,还摆着一些桌椅供茶客和前来打水的人歇脚休息,喝茶聊天或谈论生意等,后来除卖热水外有的也兼卖茶,开茶馆。还常常经营一些京江荠、麦芽糖、瓜子花生一类的茶点。
老虎灶水从外城河挑,或打井水。烧的是砻糠,即稻谷脱粒后的外壳,砻糠虽然便宜,但不经烧,所以房子里,除了安放了几只大水缸外,差不多都堆着砻糠。烧火时,拉开炉口的铁片,将砻糠一小簸箕一小簸箕的倒入炉膛内,待砻糠燃尽时,再从出灰口将余灰掏出。后来,老虎灶改烧了烟煤,满屋的砻糠才退出了屋子。
到了冬天的早晨、黄昏,老虎灶是街上最热闹的地方,每天,人们都习惯地聚集在老虎灶旁,享受着老虎灶带来的温暖,灶前、灶后、灶下到处是站着的、蹲着的茶客。在灶间喝茶、吃点心、听评书的人越聚越多,还有擅唱者喝口茶润润嗓子,来上一段京剧,或是几句小调引起一阵的叫好声。
老早,句容街上有十几家老虎灶,每天天不亮整条街上的店铺中老虎灶是最早开门营业的,许久其它的门面才开始热气腾腾地忙呼起来。
1980年后,家家户户都有煤气灶,有了“热得快”,电水吊子,自己烧水方便了,又都搬到配套齐全的楼房里去住,来打水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慢慢地,这种老虎灶不见了……

曲开伟(2014-11-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