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峰夜月
在户县的历史中,清朝有位诗人这么写
圭峰夜月
吴廷芝[清]
皓照圭峰树影重,长天云敛澹春容。
银河斗转横轮阁,铁马风青杂晚钟。
青峰远衔秋夜月,轻云暗抱大夫松。
山家乘兴恒孤往,石径穿林护短筇。
从西安市走西万路到达沣峪口,然后沿环山旅游路向西行不远,就会远远看见秦岭山脉西南向有一山峰拔地而起,在群岭中突兀,依伴大山,俯临平原,峰顶尖峭,直插天际。这就是户县有名的圭峰山了。如果从秦岭长安高山流水别墅区眺望圭峰,山峰更显得奇险秀峻美,所以,在当地有户县的山长安的景之说。
圭峰山位于户县东南17公里的太平峪西侧,海拔1498.2米,从北面观,似古代圭玉。民国二十二年《重修户县志》曰:“山峰重叠似圭”,故谓之圭峰山。当地人喜欢称尖山。圭峰三面临空绝壁,南面一岭相连,可攀上峰顶。圭峰在唐时即为名山,因唐时名僧定惠法师曾在山上建寺(圭峰寺)并从事禅诵而得名。
圭峰山上有池,秋月射之,澄澈如镜。《重修户县志》记载:“圭峰曾有别墅,暮山紫翠,横绝天表,月高露下,群动渐息,忽有笛声自西山而起,上拂云汉,下满林壑,清风自发,长烟不生,听之,天人物洒然如在冰壶中也。”圭峰之美如此,故有“圭峰夜月”之称。秋晚,月明星稀之夜,于圭峰山下,仰首明月,悬与暮天之际,挂与青山之顶,玉盘清寒,万山寂寥,格外妩媚。圭峰山虚空崖下,有四泉,成四潭,称“夜月池”,每当秋夏之夜,明月高悬,银光洒泻,四池清澈如镜,宛生四个月亮,俯视四池泛月四轮,上仰壁崖,映月四面,故有“天上一轮月,圭峰十二圆”!
曾有人在圭峰梁上,夜观东方明月,见万华山方向山脊轮廊为三处凹陷,形成形如上弦月,与下弦月两尖锥相对接,合成一圆,十分精妙,此时,月缺又圆象一面阴阳宝镜镶嵌于山峦之上,故有“镜架镶明月,奇巧在圭峰”之说。有人对圭峰夜月景总结出“青嶂衔月”,“极顶拱月”,“圭山沐月”,“镜架明月”等。
诗人程颢在《秋月》这样描写圭峰夜月的: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圭峰山与著名的草堂寺不远,加之山峰秀美奇特,历来为游览胜地。北宋大文学家范仲淹曾与友人一起游览圭峰山,在圭峰别墅感于圭峰夜月美景,在《户郊友人王君墓表》一文中写道:“对酒群乐,岂如圭峰月下,倚高松听长笛,忘天下万物之际乐?”《户县志》载,唐宪宗元和元年,著名诗人白居易曾来户县,并到圭峰山一带游览,唐代刘禹锡、杜牧、韦应物、温庭筠、贾岛等曾写了许多与圭峰山及圭峰禅寺有关的诗文。
圭峰山附近的景点和古迹有:西侧乌桑峪中的亚洲最大的天然石生桥、圭峰山南边龙脊梁、虚空崖、金龟朝顶、山梁上的莲花石和碾药盘、峰下药王洞以及峰东侧圭峰寺等。
攀登圭峰山有四条经典线路,一条是从乌桑峪进,沿途可观石鞭、南天门,天仙桥等自然景观,然后上青龙岭,再沿岭到达圭峰山顶;第二条是从黄柏峪进入,从东沟口上坡攀登上峰顶,四是从太平峪家佛堂过太平河从西侧的盘山路直达圭峰,再有一条就是从鸽鹁台直接攀登圭峰。 户县第三名山:“万花览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