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当地的特有风景当然不容错过,而当地的特色美食往往也成为我们记忆中的美丽一页。 在这一点上,寿宁县当然也不例外--在大饱古廊桥的眼福之时,当地的如下特色美食千万别错过哦!
金丝扣是当地朋友推荐的第一道菜。事实上,这道菜给一路风尘的客人带来的那种慰藉,正如它的名称一样贴切--质地金黄,脆而富有弹性。一盘上桌,一箸入口,饥肠感顿时消失,升起的是由衷感叹:物质匮乏年代,这盘菜是个主力,安慰、填饱了多年人的胃口!
当地人称金丝扣为“地瓜扣”或“粉扣”,寿宁地方宴席首上菜“福寿全”,其实就是金丝扣的另一美名。金丝扣由地瓜粉加水匀拌成浆蒸熟成糕、刨成丝晾干而成,外观为团状银丝,是寿宁人婚丧嫁娶、乔迁贺寿酒席上的必点佳肴。据朋友们说,福安一带的一些酒楼,为了正宗的金丝扣,还不定期去寿宁县买货源。
寿宁县地方风味小吃中,以“米时”著称。其中,糯米时是招待远方朋友们的必荐之品。
这种入口爽滑、咬时不粘牙的小圆饼状美食,分成两成做法,一种是先将糯米洗净浸泡8小时,置蒸笼蒸熟,取出后放石臼中,舂至嫩食用,也可取成团放碾末的地瓜粉上,待冷硬后,切成块状油炸。这种油炸出来的食物,口感脆生,且香气极浓。另一种是蒸软醮粉食用。
三米时中的粳米时,是将粳米洗净,浸泡于碱水中5小时,上蒸笼蒸熟,取出后放入石臼中舂至嫩匀,然后揉成块状或圆状。可以切成细条配上佐料煮熟食用,也可切成条蒸软配佐料醮食,还可切成条炸食。口感效果与糯米时相差无几。
而马铃薯米时,一般是做成汤--当地的朋友们总让客人猜想盘中之物--十之八九都猜测错了!马铃薯米时做成汤的确让许多人感到意外--汤入口,舌上走,从汤水中,真的辨别不出有关马铃薯的任何本色味道,咬其“肉”,则有了一种根茎植物特有的韧性和清甜--如果你此时能吃出里面还含有地瓜粉,那么,你就被公认为美食高手了!
在寿宁的美食小品中,还有糟阉萝卜,爆炒青刀豆,炒御豆以及“鼠曲饼”。其中,绿油油“鼠曲饼”,在乡镇的某一个街头巷尾,不期然间,都能撞个满怀!
“鼠曲饼”由当地山上的一种“鼠曲”草作原料,配上地瓜粉,上了调料后,像福州的锅边糊一样,往小锅里一浇,再用小铲一翻,一张薄薄绿绿的“鼠曲饼”就生产出来了。
我们在寿宁的斜滩古镇,每人买了五六个(一个才五毛钱),像流浪汉一样,旁若无人地狂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