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名人3

家乡区县: 江苏省泗阳县

20世纪我国第一位地理学家张相文

张相文(1866-1933),字蔚西,号沌谷,江苏省泗阳县人。他自清光绪26年(1900)起,即从事地理学的教学、研究和著述工作,并创建我国第一个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和第一种地理学术期刊《地学杂志》,推动我国地理学发展达二三十年之久,为本世纪我国第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张相文的一生,正处在我国旧的舆地学末期和近代地理学从萌芽状态到初步形成的过渡时期,他是改革我国旧地学和推动地理学发展的先驱。

早在清光绪20年(1894)中日战争后,张相文因痛惜清政府将宝岛台湾割给日本,开始关心地理。1899年,他到南洋公学任教,讲授中国地理。1900年,他将地理学讲稿加以整理,编著了两种地理课本:《初等地理教科书》和《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出版后多次印刷,“销行量达二百万部以上”,我国的地理知识,因而得到第一次大普及,“由是海内谈地理者无不知之”。

1908年,张相文编著我国第一本自然地理著作《地文学》。《地文学》是张相文的代表作,它的篇幅虽然不多,但附有中西对照表15页,彩色地图10余幅,插图80余幅;内容分星界、陆界、气界、水界和生物界五篇。除将土壤内容附于陆界内未单独列一篇外,实际上此书已包括今人所编普通自然地理的全部内容。在此书出版之前,外国一些地理学家编著的自然地理,均限于无机自然界,1894年美国著名自然地理学家戴维斯所著的《自然地理学》,其内容还仅限于陆、水、气三界。直至张相文的《地文学》出版一年后,西欧著名自然地理学家马东南,方将生物地理列入自然地理学中。张相文在编好《地文学》之后深有感触的说:“地文学者,地理学之精髓也”,一语道破了自然地理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他这种见解,首阐于晚清,为改革我国旧地学向新地学方向发展,指出了一条重要途径。

张相文不仅重视研究地理,而且对与地理关心密切的地质学亦颇重视。本世纪初期,我国地质学亦处在萌芽阶段,留英归国的章鸿钊在张相文创建的“中国地学会”任干事部长,与张相文相处甚善。俟后他在张相文的鼓励下,于1922年创建我国第一个“中国地质学会”,我国地质学方广泛开展。显然,张相文对萌芽状态的中国地质学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张相文还倾向于野外考察活动,足迹南到岭南,北至塞外,就考察所得,写了二三十篇专题论著,对我国地理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清宣统元年八月十五日(1909年9月28日),张相文在担任天津北洋女子高等学校校长时,在天津河北第一蒙养院成了“中国地学会”,张相文被推为会长。中国地学会的建立,距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第一个地理学术团体,也是我国早在清代末期建立最早的三个学术团体之一。在前“中国地理学会”建立之前的25年中,它几乎是我国唯一的地理学术团体,因而得到海外很多国家地学团体的重视。中国地学会先后与日、英、德、法、比、荷以及苏联等国的地学团体取得联系,不但互换会刊,而且在1928年应邀派士鳌为代表,出席德国柏林地学会成立百年纪念大会。1930年,又应邀派张天泽为代表,出席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成立百年纪念大会。由是可见中国地学会起了地学的国际交流作用。

在中国地学会成立之前,我国虽有不少重视地学的学者,但漫无组织、互不联系。张相文把当时的国学大师章太炎、地理学家白眉初、地质学家章鸿钊、水利学家武同举、历史学家陈垣、张星?以及热爱地学的教育家蔡元培、张伯苓等,都团结在中国地学会里,组成一支我国最早研究地理学的队伍。以后又陆续吸收很多地理、地质等方面的专家参加,如丁文江、邝荣光、姚明晖、翁文灏、袁复礼、刘玉峰、王成组、殷祖英、张印堂、黄国璋、谭其骧、盛叙功等,使这支队伍不断扩大,因而有力地推动我国萌芽状态现代地理学逐步向前发展。

中国地学会是编辑出版《地学杂志》的学术团体,因无基金,故初期靠名人捐助。至1925—1927年,学会因无经费而暂停活动,会刊亦暂停出版。后经热爱地理学的地质学家翁文灏倡导,会同地学会原干事陈垣、张星?、王成组、白眉初以及会员谭其骧等,于1928年10月28日举行地学会“复活纪念会”,地学会方得恢复。活动经费亦由翁建议由中华文华基金董事会每月补助300元,会刊亦方得印行出版。1930年,地学会与北平研究院合作,因张相文年老多病,会长一席改由张继担任,黄国璋任总干事,会所由原后海北河沿十一号(今18号)旧址迁至北海团城,经费由北平研究院每月补助400元,会务活动更加活跃。迨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局发生很大变化,工作人员四散,学会被迫再度暂停活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举国欢腾。1950年夏,党领导召集全国理、工、农、医以及各自然科学团体代表,商讨筹建全国科联、科普等事宜。“中国地学会出席的代表为黄国璋、王成组;南京的中国地理学会出席的代表为李春芬、李旭旦、曹廷藩”。会间,竺可桢趁此机会,召集两地理学方面的学会代表,商讨建立在新中国有关部门直接领导下新的地理学会问题。会间,双方代表一致同意合并组建新的“中国地理学会”;并推竺可桢为会长,黄国璋为副会长,王成组为秘书。于是“中国地学会”便宣告结束。所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曹婉如教授说:“中国地学会是推动整个地学发展的学术团体,……它是中国地理学会的前身。”

1909年中国地学会刚成立,张相文即着手筹备创办会刊《地学杂志》。经几个月筹备, 《地学杂志》创刊号便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问世了。创刊号第一篇论文,即美国德瑞克(N.F.Drake)博士的“论地质之构成与地表之变动”一文,以示此刊向新地学方向迈进的姿态。《地学杂志》自创刊起至1937年因抗战兴起暂时停刊止,历时28年,共刊181期,载文1600余篇。载文范围相当广泛。

张相文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地理学家。1900年他在南洋公学任教时,与章太炎、蔡元培、邹容等人结为挚友,并加入“同盟会”,积极从事民主革命运动。1911年初,张相文在天津任北洋女子高等学校校长,与同盟会其他会友秘密组织“天津共和会”,策划滦州起义,并命其女张星华(后改名张月?)秘密传递武器,散发传单。后因事机不密,惨遭失败。民国二年(1913),国会建立,张相文被选为众议院议员。7月,张相文又秘下广州,参加孙中山先生的“护法”运动。

1917-1920年,张相文写了十多万字关于革命先烈事迹以及纪念革命先烈的文章,以示对革命先烈的怀念。他写了被清政府杀害的徐锡麟、秋瑾等人的传略以及民国初年被袁世凯杀害的宋教仁、陈其美等人的传。尤其对辛亥革命中牺牲的烈士如林文、林觉民等福建十杰所记甚为详尽。

张相文为人,正直无私,刚正不阿,毕生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他曾因拒绝袁世凯的拉拢而被迫出逃上海,并写《咏史》诗痛骂袁世凯;曾因力荐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而得罪段琪瑞;因拒绝接收曹锟想当大总统的选票贿赂而被迫再次潜往上海;1932年,又拒绝蒋介石立法委员一职的邀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长孙家正

孙家正,男,汉族,1944年3月出生。江苏泗阳人。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江苏省六合县工作了10年。1978年后,先后任共青团南京市委书记、江苏省委书记,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秘书长,兼中共徐州市委书记,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等职。1994年,任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党组书记。1998年3月,任文化部部长、党组书记。2006年11月,任全国文联主席。

孙家正是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

谁看见我的小熊了(2014-11-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