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革命人物(1)—王长德

家乡区县: 南充阆中市

   1916年秋,王长德出生在阆中水观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刚读了几天私塾,便因生活所迫,给人家当了童养媳。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转战到阆中水观镇,并在此建立起了中共阆南县委、阆南县苏维埃政府。刚刚17岁的王长德,便勇敢地冲出了封建牢笼,当了红军。生性活泼、爱唱爱跳的她把歌声和欢乐带到了红军队伍中,首长和战士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川北幺妹”。
    很快,王长德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又担任了中共四川省委川北道委巡视员。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红军伤员增多,红军部队扩充医院,王长德就被调入了工农红军总医院,担任连长,后又跟随红四方面军长征。这期间,红军的战事十分频繁,伤病员不断增多,但王长德却不怕苦和累,对伤病员照顾有加。久而久之,战友们都亲切地称她为“连长姐姐”。
   尽管条件艰苦,工作任务繁重,但她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尤其是部队进入藏区以后,红军死伤与日俱增。在这种严峻形势下,王长德既要照顾伤员,又要做宣传鼓动工作。伤病员们断炊,她把自己有限的口粮让给他们,自己则经常以野菜、树叶充饥;伤病员缺鞋,她把自己的鞋脱给他们;伤员们谁有了什么心事,也都乐意向她倾述;1936年1月,王长德任大金川省委侦察队队长。一次,她亲自带领侦察队追击一伙顽匪,历经一天一夜,不仅生擒了匪首扎布冬西,还缴获了大批金银、麝香等贵重物品。红军女杰王长德的传奇故事也在部队中流传开来。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王长德进入中央党校学习。她不仅学习刻苦,文娱活动也是积极分子。每次学校组织歌咏活动,她都任指挥。平日一高兴,那具有浓郁川北民间气息的《晾衣裳》、《送郎当红军》等民歌便从她嘴里飞出。好几次晚会上,她婉转动听的歌声,连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也报以热烈的掌声。党校结业前夕,王长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她人生的最大夙愿。
   也就是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王长德结识了罗荣桓的夫人林月琴。王长德活泼、善良以及多才多艺,给林月琴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这么好的一位川妹子嫁给谁,才不会屈了她呢?林大姐苦苦寻思着。“你看谭政咋样?”经罗荣桓一提醒,林月琴大喜,于是急忙把王长德介绍给了谭政(谭政当时任红军政治部组织人事部部长。1955年被授大将衔,他是军队政工干部中唯一一个被授大将军衔的人。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撮合成了这段美好姻缘。

格格殿下(2014-11-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