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革命人物(2)—陈信余

家乡区县: 南充阆中市

   烽烟起,征战急。刚到山东前线,陈信余所在的川军125师与王铭章的122师便受命在山东滕县阻击号称日军“精锐”的矶谷师团濑谷联队。1938年3月16日,日寇挟重炮、坦克攻城,双方展开激战。川军部队武器装备陈旧,在日寇强大的攻势面前,最终伤亡过半,滕县失守,连122师长王铭章也以身殉国。但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拖住了日军前进的步伐,为台儿庄战役的准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正如李宗仁后来在其回忆录中指出的那样:“若无滕县之死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而在这次意义重大的战斗中,陈信余率部冲锋在前,英勇拼杀,也给了日寇以重创,得到上级的嘉奖。
   1938年3月,举世闻名的台儿庄战役爆发了。日军矶谷师团企图夺取台儿庄,与坂垣师团会师,然后攻克华东重镇徐州,打通贯穿中国南北战场的交通线。对于这次战役,第五战区长官、前线总指挥李宗仁志在必得,他不能让日军突破台儿庄防线、长驱南下,同时,他也想用一次胜利来鼓舞部队的士气、激起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
   此役,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投入10个师约10万人。陈信余所在部队从滕县撤出尚未来得及休整补员,便又不顾疲劳地加入了战斗。1938年3月23日至4月8日,中日两军在台儿庄及运河沿岸展开了前所罕见的激烈鏖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歼灭日军一万余人,取得了抗战初期最大的一次胜利。在台儿庄战役中,陈信余率领部下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为著名的台儿庄大捷作出了贡献。
   同年5月,陈信余又参加了徐州保卫战。战斗中,中国军队虽然奋勇杀敌,但终于在日军的先进装备与优势兵力面前败下阵来,伤亡惨重。陈信余率领的这个营也伤亡殆尽,撤退时已无法保持原有建制。于是撤出战斗后,他奉命回四川广汉接收新兵补充前线。任务完成后,又奉命率部驻守湖北省应山县的周家山。
   1940年元旦,武汉保卫战拉开序幕,日寇首先大举进犯城郊的周家山,目的是想以此为据点居高临下俯 攻城内。在强大的炮火下,陈信余率领部下寸步不让,竟然将数倍于己的日军拒之于山下达5天之久,即使局部阵地白天丢失,陈信余夜间又组织敢死队奋勇夺回。第6天黎明,日军恼羞成怒,倾其所有兵力不停地轮番攻山,在援军迟迟不到的情况下,两军短兵相接,陈信余率部与潮水般的日军展开了惨烈的肉搏战,枪折断了,用大刀、木棒乃至石块搏斗,最后他壮烈殉国,时年35岁。战后清洗烈士遗体,战友们发现他身上受伤竟达28处之多。当时,他的儿子肖秧(原名陈铮)还不满11岁。

格格殿下(2014-11-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