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老街巷之观前街

家乡区县: 聊城市东昌府

在楼南大街的南口向西至辛巳牌坊口的一段东西方向的街道,因位于万寿观前面而得名“观前街”。街长300多米,宽度在五六米之间。

街的东段路南,原有一处尽人皆知的景点,叫做“狮子头上一座庙”。这个景点是依据民间传说而建立的。一尊石狮置于墙跟之前,在墙壁上半截高于狮子头的位置,有一个神龛,内供关公塑像。聊城世代相传“狮子红眼陷旧州”的故事,为防新城再覆前辙,必须对惯于作恶的狮子加以威吓。而另有一种说法,原来那个曾在故城引来滔滔浊流的狮子精,在某一次发大水的时候潜入新城,被上界发现后将其镇压于昊天阁的下面。而这个怪物阴魂不散,常常从阁下伸出头来,于是,人们在这个地方,面朝昊天阁,以武圣关公的神像威慑着它,使之不敢再行恶事。

“狮子头上一座庙”的西边,原有一条向南通的胡同,因胡同通达一个叫做“凤凰嗉”的水坑,所以曾经名为“凤凰嗉胡同”。嗉即嗉囊,通称嗉子,是鸟类的消化器官,类似于人的胃脏,“凤凰嗉”指凤凰的嗉子所处的位置。聊城古城模仿凤凰形状而建,南门为头,有拗头门。凤凰头朝东一扭,它的嗉子位置正在楼南大街的路西,恰好也是观前街的路南。还有人说,远古时代这里有棵树,树上落过凤凰,坑是树的故址,故有“凤凰树”之称。姑且两说并存。

再向西路南,清后期曾有一座豪华府第,门上悬有“太史第”匾额。太史是封建王朝专司记载朝廷大事的官员。明清两朝,修史属翰林院职责所在,故对翰林又有“太史”之称。太史第的主人邹石麟,字叔东,一字翼生。其父邹志安是浙江会稽人,乾隆年间来到山东做幕僚,后定居聊城。石麟极有文才,考中秀才时已名显城乡。道光二十三年(1843)中举,三十年(1850)中会元,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授为编修。咸丰八年(1858)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当时蒙古族学士柏俊担任主考官,因为录取了一名当时禁绝录用的考生,而触犯了大忌。柏俊的政敌、朝中权臣肃顺借机陷害,致使柏俊人头落地。邹石麟作为同考官,自然难逃其咎,被革职回籍。面对突然的变故,他无可奈何,精神颇为郁闷。回籍后与启文书院同仁共建“聊城四大书行”之一的“有益堂书坊”,印刷出版经、史、子、集等古籍。他仅在启文书院任讲席一年便病逝了。其后人邹恩同,1928年生于济南,1949年毕业于陕西省延安大学,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助教,西北军政委员会民政部、人事部秘书,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宝鸡市文教局副局长,陕西省民政厅办公室主任,国家民政部综合研究处处长,国家民政部副部长,后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ruiqi(2014-11-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