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院街是楼南大街南门里路西第一条东西街,原以安宅街南首为西端,长约 二百米,宽约三米。1987年后向西延长,将原二十里铺街的东西胡同并入。该街现长约420米,东段稍窄,西段略宽,平均宽度不过6米。但就是这条短小狭窄其貌不扬的小街,却承载着聊城六百多年的历史沧桑和深邃厚重的文化积淀。有多少仁人志士从这里走出,足迹遍及朝廷内外、天涯海角,或治国安邦逞快意人生,或指点江山著千古华章。
考院街,顾名思义,是由“考院”而得名的。“考院”又名“试院”、“考棚”、“校士馆”,坐落在今聊城教育学院院内,是明、清两代东昌府所属各州县的“童试①”的场所。它坐北朝南,占地约二十亩,建筑颇为精致典雅。大门前面有照壁,两侧有小门,分别称为“东辕门”、“西辕门”。大门内有“仪门”,从仪门向里,为东西文场(又称考场或号房),其门上书“步云”两字,取“平步青云”之意。东西文场各有两栋房子,每栋从中间隔开,分为两厢,合起来共有八厢,可容纳千名考生。文场正对着大堂,堂上悬挂着“圣谕”和“读书立品”黑底金字匾额。越过大堂为二堂,堂内悬挂“春华秋实”黑底金字匾额,系康熙辛丑(1721)科状元邓钟岳所书。考院内还建有“吹手楼”、“号炮楼”、“巡捕官厅”、“提调官厅”、“东皂房”、“西皂房”、“内班房”、“书办房”、“幕舍”和“厨房”,一应俱全,井然有序。这在《考院图》里都有明确的描绘和记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