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古镇。。

家乡区县: 聊城市东昌府

张秋古镇“以近计则居济宁、临清两都会之中,以远计则居南北两都之中”,系漕运重地,为南北锁钥,谓之镇。其非郡、非府,但是城市规模比起一般县城甚至比泰安府城来还要大。

张秋古镇,五代时称张秋口,金元曾一度改称景德镇。元代,会通河穿镇而过,并在镇内设立都水分监衙门,张秋镇于是成为运河上一重镇。明代刘大夏治河张秋,又一度改称安平镇。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曾将张秋镇和博山颜神镇、景芝镇并称山东三镇。

张秋夹河而立,城分东西,城池有城墙、护城河环绕。全盛时期,城垣有九门九关厢、七十二条街、八十二胡同,其中主要街道多以交易品名称命名,如布市街、皮袄街、蓆市街、纸店街、针市街、缸市街、瓷器街、筐市街、锅市街、果市街、米市街、杂粮街、菜市街、糖市街、柴市街、羊市街、猪市街、葱市街、盐店街、棉花市、骡马市、木头市、竹竿巷等。镇内设有工部分司、捕务管河厅、都察院、布政司、巡检司、税课局、户部分司、按察司、演武厅、武衙门、药局、东阿衙、寿张衙、阳谷衙、问水堂、申明亭等公署;以及曹州、曹县、定陶、郓城、寿张、范县、濮州、朝城、观城水次仓;阳谷、东阿预备仓等行政机构。镇上牌坊林立,庙宇星罗棋布,仅寺庙就有文庙、文昌阁、关帝庙、关爷庙、城隍庙、观音庙、任大仙庙、显恵庙、娘娘庙、奶奶庙、姑姑庙、玄帝庙、南玉皇庙、北玉皇庙、真武庙、王灵官庙、三元庙、三皇庙、三官庙、三义庙、土地庙、火神庙、鲁班庙、罗祖庙、龙王庙、大王庙、药王庙、颜公庙、萧公庙、碧霞行宫、泰山行宫、龙衣观、白衣观、灵作观、灵祐观、龙泉庵、澄定庵、荆门寺、华严寺、观音寺、清真寺(东寺、西寺、南寺)、七圣堂、老君堂、三教堂、天主教堂、禅堂等五十多处,俗有百步一庙宇,半里两牌坊之说。城中建有谯楼、钟楼、山西会馆、陕西会馆,馆舍楼阁比比皆是,甚至还建有保华书局、安平书院、工部书院。镇中运河有大小津口七余处,码头、驿站功能齐全。另有戊巳雄峙、漕湟要津、龍潭鏡波、石橋控海、麗譙拱岱,景物别致,景色迷人。明代湖广参政陈守愚撰编的《安平城记》描述:安平镇“云帆樯林,商贾云集,贸易纷错”。

清康熙年间撰修的《张秋志》谈及:张秋“镇当南北孔道,水路要津,船舻云集,轮蹄纷沓,五方商贾辐辏”。《阳谷县志》则称张秋“在昔繁盛之时,航桅林拥,商贾云集,非三县(东阿、阳谷、寿张)城市所能及也”。又说:张秋各街市“皆有百货云屯,如花团锦簇。市肆皆楼房栉比,无不金碧辉煌。肩摩毂击,丰盈富利,有小苏州之称”。正可谓船只接踵云集,航桅林拥,车水马龙;商铺密密麻麻,门类齐全,业种繁多。当时仅晋商就有上百家之多,三八两集人潮涌动,比肩继踵;大小庙会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好一派繁荣景象。

ruiqi(2014-11-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