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蚌埠市怀远县荆山东麓,又名抱璞岩、抱玉岩,是春秋时楚国人卞和采玉之处。洞由天成,岩壁刻"青螺石帐"四宇,洞内可容数十人,石质温润洞内冬暖夏凉。洞周边有濯王涧、凤凰池、玉坑等胜迹。置身其中,仿佛入玉珠帐里。古人"白璧连城无双产,古洞青螺有旧题"诗句,正是此间写照。夏日暑气不侵,冬季温暖如春。唐宋以来游人不绝,留下不少题咏。宋苏轼(东坡)《涂山荆山记所见》诗中:刖人有余坑,美石肖温瓒指此。洞内原有唐胡曾《荆山诗》碑,惜已毁。卞和采得璞玉后有一段可歌可泣的事迹:他抱着璞玉献给楚厉王,厉王以为诳,刖去他的左足。武王即位后他再献王,又被刖去右足。俟楚文王立,他抱着璞玉哭于荆山之下,哭了三天三夜.王使人问之,他说:"臣非悲刖,宝石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为诳,所以悲也!"王使人理其石,里面果然是宝,遂名为"和氏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