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扇编辑[tán xiāng shàn]
檀香扇,汉族特色手工艺品,是苏州的一大特产,用檀香木制成的各式折扇和其他形状的扇。檀香木,又名旃檀,白者白檀,皮腐色紫者紫檀,木质坚硬。檀香木制成檀香扇具有天然香味,用以扇风,清香四溢。
中文名檀香扇
原 料檀香木
对 象女性
亦 称文扇
目录
1简介
2结构
3种类
▪ 男扇
▪ 女扇
4特点
5历史渊源
6制作工艺
▪ 圆条线锯
▪ 拉花
▪ 烫花
▪ 扇面绘画
7维护方法
8发展现状
1简介
编辑
檀香扇由摺扇演化而来,扇骨采用檀香木制成,故名檀香扇。檀香木极香,故一扇在手,香溢四座,有“扇存香在”之誉,盛暑可以却暑清心,入秋藏之筐中,有香袭衣衫、防虫防蛀之功效,保存十年八载,依然“日日花香扇底生”。
檀香扇亦是肇庆市的名牌产品,始创于60年代初期,至今已有
檀香扇
檀香扇
30多年历史了。肇庆市生产的檀香扇,以中国传统工艺为基础,融汇西方美学之精心设计,用手工拉、烫、绘以及精雕细刻等多种工艺手法制作而成。檀香扇以雕刻人物、山水为主,也有雕刻花鸟、鱼虫的,题材广泛、意趣盎然、栩栩如生,令人惊叹不已。如拉烫檀香嫦娥奔月扇、拉烫檀香天女散花扇、拉花擅香龙吐珠扇、烫花山水扇,品味之余,确令人遐想。 肇庆檀香扇是采用天然贡香制作的,选料上乘,制作精巧,留香持久,用之则幽香沁人肺腑,藏之则辟秽驱邪,既是实用品、工艺品,又是鉴定家、收藏家观赏之佳品。
檀香扇有扇存香在的特点,保存十年八载,依然幽香阵阵。夏令既去,藏入衣箱,还有防虫、防蛀的妙用。花式品种有拉花、烫花、雕花、绘画、印花、镶嵌和接骨等。制作过程
檀香扇
檀香扇
,一般经锯片、组装、锼拉、裱面、绘画和上流苏等十多道工序制成。檀香扇的生产和制作产地,国内主要有苏州、杭州、广州等。苏州以绢画为多,杭州和广州以拉花著称。苏州檀香扇为江苏著名传统工艺品。约创始于清末民初,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张多记”等七家作坊。早期主要生产男扇,以后主要生产女扇。苏州檀香扇,工艺精良,玲珑纤巧,芬芳馥郁,富有地方特色,深为各界妇女珍爱。扇面用绢面,扇骨拉制图案,式样有全面、格景、中空和西泠等。苏州檀香扇以“四花”(拉花、烫花、雕花、画花)见长。色泽秀丽、典雅大方,在泥金扇面上绘工笔重彩,高贵富丽。上世纪八十年代时,花色品种达300多种,年产量达50万把。1981年荣获全国工艺品百花奖银杯奖。
2结构
编辑
檀香摺扇一般是半圆形,檀香宫扇有长方型、圆型、龟型、圆角倒梯形等等。其造型小巧玲珑,扇骨扇边饰有花纹图案,加工工艺主要有拉花、烫花、书花、镶嵌四种。扇面之画秀丽隽永,艳而不俗。
选购檀香扇要诀:一要闻香,如果香味刺鼻且非天然木香味,说明可能是加入了香精;二要看扇骨,必须匀称、无弯曲;三是看刻花,工艺精巧,图案生动的为上品。
1、倒肩:因绢面反比扇篾外露部分来得短,行话“倒扇”;因其绢面展开造型如桥,因此又用杭州“西泠桥”起名,称为“西泠”。
2、格景:绢面由原先统一的圆弧形,改为大小不同的不相连续的二块或三块,犹如西湖中游离连绵的湖心亭之类的景色,称“两格景”或“三格景”。“象牙扇骨绢地彩绘小摺扇”就是这种形式。
3、全面:又叫“全景”,不用绢面,全用檀香扇篾以彩带或尼龙丝隐在骨内穿成,分层拉出精妙的花纹。
4、排笳:绢面占全扇的一半,扇肩(扇头到绢面之间的部分)形似两端弯曲的胡笳,故名。
5、拉烫:拉花与烫花相结合。
6、镶嵌:在拉花、烫花的图案之中,另外镶嵌牛骨片、牛角片、象牙片或银丝作点缀。
3种类
编辑
男扇
然而早期的檀香扇却是男式的,它基本上模仿竹骨纸摺扇的规格及式样,只是以檀香木篾片局部或全部替代竹骨。本世纪20年代,以"张多记"扇庄为代表的苏州扇子作坊,开始了初具规模的檀香扇生产。产品的大扇骨用竹片,小扇骨用檀香木,成为竹木混合型的纸面男扇。1930年前后,
檀香扇多用女扇
檀香扇多用女扇
新颖秀美的日本女式摺扇风行东南亚,当时以经销竹摺扇著名的杭州王星记扇庄从中受到启发,委托苏州几家制扇作坊以檀香木为扇骨仿制绢面女扇,产品大部分销往国外,从此檀香扇由男扇演变为女扇。
当时杭州、苏州生产的各式檀香扇均由杭州王星记扇庄经销,分别被冠以“玉带”、“双峰”、“西泠”等杭州西湖风景区的名称。
女扇
檀香扇由摺扇演化而来,扇骨采用檀香木制成,故名檀香扇。檀香(Santalum album)是常绿小乔木,原产印度、澳大利亚卜洲等地,我国台湾亦有栽培。此木极香,故一扇在手,香溢四座,芬芳宜人,盛暑可以却暑清心,入秋藏之筐中,有香袭衣衫、防虫防蛀之功效。形制上小巧玲珑,华美精致,富有装饰趣味,保为广大妇女所喜爱,故现代专用于女扇。
4特点
编辑
经过巧妙设计和不断改变,檀香扇的形式发生了三方面的变化:
(一)扇长由男扇的九寸五分缩短为女扇的五寸三、六寸三、七寸三分等;
(二)扇骨由疏而阔变为多而密,男扇骨子分16根和18根两种,女扇变为24根、30根、34根三种,行话
檀香扇风格很多
檀香扇风格很多
叫“二十四方”、“三十方”和“三十四方”;
(三)扇的绢面由占扇长的十分之六缩为十分之三,扇骨外露部分由占扇长的十分之三增加到十分之七,檀香扇骨外露一多,香味就更为浓郁。
檀香扇的造型艺术水平和工艺制作水平不断提高,花色品种越来越多 。
5历史渊源
编辑
摺扇是北宋时由高丽传入中国的,南宋人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周家摺叠扇铺”之语,可以推知南宋时我国已能自制摺扇。至明代之后,苏州摺扇制作名家辈出,品种日风繁多,制作也愈趋精良。明朝人沈德符《野获编》记载说:“吴中摺扇凡紫檀、象牙、乌木俱目为俗制,惟以棕竹、毛竹为之,素称怀袖雅物。其面重金亦不中贵,惟骨为时所尚,往时名手有马勋、马福、刘新晖之属,其值数铢;近年则有沈少栖、柳玉堂,价遂至一金,而蒋 苏台同时尤称绝技,一柄到值三四金,冶几争购,如大骨董,然亦扇妖也。”
苏州扇子以雅致精巧闻名,它不单是盛夏拂暑的良伴,而且又是赏心悦目的艺术品。苏州扇子的品种
檀香扇
檀香扇
很多,最著名的有三种。绢宫扇,又名团扇,约在晋宋之际,苏州绢宫扇就有名声了。东晋谢芳姿(苏州人)作《团扇歌》:“团扇复团扇,许持自障面”。宋代诗人陆游也有“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之句。到了元明两代,绢宫扇常被文人雅士用来作为赋诗绘画的材料,销路也随着增广。苏州绢宫扇扇面绢质素淡,轻盈细秀,扇圈是用竹做的,外边包以象牙、玳瑁之类,扇柄以名贵竹、木牙、角制成,并有彩绘、雕刻或镶嵌、髹漆等装饰。扇形富有变化,有铜镜式、宫灯式、金钟式、钟离式、鸡心式、凤尾式、龙球式、海棠式、玉佩式、黑花式、六角式等。凡此种种莫不巧为设计,精于制作,所以各地都来苏州采购绢宫扇,生产相当兴盛。摺扇,又名聚头扇,用时撒开,收时摺叠,所以又叫撒扇。
这种扇种虽出现与流行大近代,但很快广为中外妇女所喜欢。据说苏州作檀香扇的第一个作坊叫“张多记”,在二十年代开始生产檀香扇,当时所制扇子式样类同一般摺扇。稍后,显有变化,在大骨上雕刻钟鼎、甲骨方以及博古、花鸟之类。三十年代左右以经营扇子而著名的商号杭州“王星记”,曾选择国际市场上热销的几种日本女扇(小扇绢面),委托苏州檀香扇作坊用檀香为材料加工生产,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杭州“王星记”檀香扇,因商号在杭州,所以用杭州风景名胜作为各式檀香扇的名称(如“玉带”、“双峰”、“西冷”等)。
苏州檀香扇生产,历史悠久、品类齐全、精湛的手工艺技艺蜚声海内外。
苏州摺扇以其制作精细,富于变化著称。据说在历代艺人的创造中,骨形扇形竟有三四百种之多。艺人们不仅根据使用对象(男、女、老、少、高、矮、肥、瘦)、地区(东南西北、国内国外)、气候(初暑仲夏)、用途(借风、伴舞)等等的不同,制作长短宽窄大[1] 小粗细不同的摺扇,而且即使微如粒米的扇头钉盖,也要烫出种种花纹,可风其佳构百出,妙趣无穷。摺扇的扇面可分画面、素面两种,以素面生产为主。
据说明代画家文徵明非“方”不题;精于制骨的则有马勋、马
檀香扇
檀香扇
福兄弟、蒋苏台等,尤以蒋氏技术为最佳,人称“蒋骨”。檀香扇,由摺扇沿化而来,扇骨采用檀香木制成。这一扇种多为妇女所用,所以特别小巧玲珑,华美精致,加上檀香木气味芬芳,一扇在手,香溢四座,盛夏酷暑颇有清心醒脑之效,苏州谚语说:“六月里扇仔檀香扇,再热也勿会打恶心。”夏令过后,藏入箱中,兼具防止虫蛀衣服的功用。檀香扇主要适合于妇女,作为美化等装饰之用,因而它的形式与结构富有装饰趣味。
因文人画家可借以临兴弄笔。虽为素面,艺人们仍巧于制作的变化,不仅有各种各样的有色扇面(如金面、洒金面、格显金面、瓷青和珊瑚面等等),就是在白色素面中,也有多样变化(如仿古、发笺、绢面等),给书画者以种种方便。因而,苏州摺扇的形式多样,用“百花齐放”来形容也不算为过。苏州制摺扇业自明代以来,名家很多,如精于制扇面的有方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