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墩台王。

家乡区县: 聊城市东昌府

东昌府区新区街道办事处有一个叫墩台王的村子,这个村子位于聊城老城的正北,尚未开发的古运河河道穿村而过。而这个村子之所以取名叫“墩台王”,与流经此处的运河岸边曾经有一个老百姓习惯叫做‘墩台’的烽火台有关。

明末清初,王姓人士自山西洪洞县迁至墩台北边定居,故名。

在该村,大凡超过四十岁的人,没有不知道在附近运河边曾经有过一个“墩台”的,“墩台”是过去人们心中标志性的建筑。过去,当地人们问路或指认方位,总是以“我家住在墩台那儿”、“你从墩台往前走”……这样的方式来介绍。而今,这个墩台除了给上些年岁的人留下深刻的回忆之外,已经消失得几乎没有了痕迹。

“按照现在的情况,当年的‘墩台’就在双力路北四五 十米,运河东岸二三十米的地方。”现年53岁,担任着墩台王村会计的王克元手指着远处告诉记者。他自青年时代起一直在村委会和支部任职,还曾担任民兵连长,对村里的情况十分了解,对“墩台”的记忆也极为深刻。

据王克元介绍,墩台王村以“墩台”命名,就是因为这里曾经有烽火台的缘故。他记得他小的时候这个烽火台的模样,那时已经只剩下了一个大土堆,高约4米。周围满是刺槐,村里的一条通往城里的主要道路就从烽火台脚下绕过,一早一晚,这里茂密的刺槐给行人一种阴森的感觉。而他从老一辈人那里获知的烽火台的情况是,解放前,这个烽火台总的高度大概近10米,外围是青砖砌成,里面填土,占地面积不下一亩,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是当时重要的地理标志。根据在烽火台东南侧发现的房屋地基可以推断,这里曾有烽火台“工作人员”住的房子3-5间。

ruiqi(2014-11-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