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的由来

家乡区县: 咸阳市渭城区

   有一个成语叫做“泾渭分明”,它描述的地点就是陕西的咸阳。泾渭两条河在这里交汇,实际上泾河是渭河众多支流中间的一条,咸阳还被称作渭城、渭阳,就是因为这条穿城而过的渭河。那么,咸阳这个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

  咸阳名称的起源由来已久,最早的时候作为《史记》,司马迁认为咸阳位于渭水之北,九宗山之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
  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奠定了咸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从此,咸阳成为华夏第一都,从此咸阳这个依山傍水的名字就载入了中华民族的煌煌史卷。
  咸阳在中国历史上记载下的第一笔,就是商鞅变法的推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它的发生地点就在咸阳城。
   据史料记载,商鞅变法的时候,为了取信咸阳的老百姓,曾经把一个横木立在咸阳宫城的南门,发布告示说如果哪个市民能把这个横木移到北门,他就奖励千金,大部分市民抱着这不可能、怀疑的态度,就有一个市民把这个横木立到了北门,商鞅果不食其言,奖励市民千金,从此,商君的法令在咸阳和附近地区广泛而迅速地推广开来。
  同期(史学专家 张鸿杰):当时秦咸阳有三个大特点,一个特点就是它建筑设计上的向天思想,它的设计完全是以天上的星星的布局来布局咸阳城的规模,第二个就是它的开放的模式,开放的格局,“表河以为城东门”,以黄河作为城的东门,表终南山作为城的南门,表千(水)、渭(水)以为城的西门,所以它都是拿这些东西作为它的城门。第三个特点就是它的承前启后性,它前承周代,下启汉唐。
  史学专家之所以要来推测秦咸阳城的建筑格局,是因为这座城市早就被毁之一炬了。
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攻进咸阳城,一把大火烧了三个月,使秦都咸阳连绵百里的宫阙楼阁化为灰烬,虽然秦王朝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咸阳这座城市的历史还在继续。
从公元1世纪到10世纪,咸阳曾经是13个封建王朝的京畿之地。而咸阳真正第二次焕发青春是在隋唐时期。这个时期它被称为丝绸之路的第一驿站,续写着秦汉时期的商贾繁华。“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描述的就是这里的景象。
同期:(史学专家 张鸿杰)咸阳由于它是西出阳关的第一驿站,所以来往的客商特别多,特别是西域有一些客人,也居住在咸阳,最后有的死了就埋在咸阳,咸阳当时是一个开放型的城市,各民族的人,各国的人都有。

   咸阳是一座有着235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要把它完整全面的展示在您的面前,真的是非常困难。从网上留言和手机短信来看,网友和观众朋友喜爱咸阳的理由也是非常非常的多。下面,我们把范围缩小到文物、小吃、名人三个方面,来梳理大家喜爱咸阳的精彩理由。

   走进咸阳,就走进了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在众多的文物古迹当中,声名最为显赫的就是这里的帝王陵墓。“渭水桥边不见人,摩挲高冢卧麒麟”。单是咸阳的五陵原上就长眠着27位封建帝王,其中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是我国建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帝陵;唐太宗的昭陵,陵园之大、陪臣之多,举世少有;而乾陵埋葬着我国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和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因而成为世界上惟一一座两个帝王的合葬墓。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江南的才子山东的将,咸阳塬上埋皇上”。历代帝王选中的这块的风土宝地,如今成为一个巨大的陵文化展览馆。

 

星语(2014-11-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