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蕹菜,也叫空心菜。但是,正宗的博白蕹菜和普通的蕹菜是不一样的。首先是形状独特,博白蕹菜茎长叶少,只在茎末稀稀拉拉的长着尖细的嫩叶。其次是特别鲜、脆、嫩。
博 白蕹菜不管是烫熟还是炒熟,起锅之后仍然保持翠绿色,从早放到晚也不会变色,即使是隔夜,还依然新鲜如初; 它的茎长叶蔬、叶尾尖细、鲜绿脆嫩,把茎蔓折断成段,其断口即裂开卷缩,状似喇叭。再次是味道异常清香爽口。百吃不厌。博白蕹菜汤清淡可口被誉为“青龙过 海”,古代一位诗人在品尝博白蕹菜后,曾留下“席间一试青龙味,半夜醒来嘴犹香”的诗句。而如今博白蕹菜扬名海内外,当作美味佳肴登上了大雅之堂。
博白蕹菜的烹调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水烫法,另一种是猛火炒。两种方法都十分讲究火候,如果火候不准,即使能保持其绿色,但爽脆可口就难以保证。烫蕹菜 的水一定要达到沸点,然后加入几滴花生油,紧接着迅速将菜放进滚水中泡,不停的翻动,待其八九成熟后起锅,稍凉后就等待加配料了。猛火烹调,要起好油镬, 待油镬起油烟时下佐料(蒜泥),闻到香味后把菜下锅,要不停地翻炒,待到八九成熟就马上起锅
2011年1月13日,博白空心菜(博白蕹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审查会议在北京召开,通过审查申报材料、陈述报告和 现场答辩, “博白空心菜(博白蕹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获得了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并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地理标志专家委员会审查专家组一致通过。国家质检总 局、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玉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博白县人民政府、博白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广西亮亮集团主要领导出席了审定会。
会上,博白县副县长杨世林代表“博白空心菜(博白蕹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小组做了“博白空心菜(博白蕹菜)”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陈述报告,由博白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广西亮亮集团组成的申报方专家组回答了专家的质询。与会专家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 定》及其实施细则,对“博白空心菜(博白蕹菜)”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名称、保护对象、保护范围、产品质量特色及其与当地自然、人文因素的关联性等方面 进行了认真审查和讨论。专家组认为“博白空心菜(博白蕹菜)”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强的地域特色,专家组一致通过对“博白空心菜(博白蕹菜)”的地理标志 技术审查。
地理标志是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之一,也是国际上判定产品正宗与否的质量认证标志。“博白空心菜(博白蕹菜)”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对“博白空心菜(博白蕹菜)”的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博白企业权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