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兴安灵渠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兴安县城边,全长34公里,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显示了汉民族的智慧和伟力,显示出古代汉族水利建设先进的科技水平。灵渠的开凿,连接湘、漓二江,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两大水系,成为北接湖广、南连两粤的水运交通枢纽。从灵渠出发北上,进入湘江,经洞庭桂江入西江,在广东三水汇珠江。同时灵渠也起到了灌溉农田的作用,促进了岭南与中原经济文化的交流。
灵渠位于兴安县城东南部,建成于公元前214年,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也是一条跨越湖南湘江和广西漓江两大流域的古运河,与陕西的郑国渠,四川的都江堰一道并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郭沫若先生称之为“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有大、小天平(又称铧堤)、铧嘴、秦堤、泄水天平、陡门等。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灭六国。为巩固皇权,始皇发兵五十万分五路大举进攻岭南。因山路崎岖,粮草不济而久攻不下。于是令史棣凿灵渠以通粮道。史棣率众四经寒暑,终于凿渠成功。灵渠对维护国家统一、促进中原与岭南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灵渠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兴安最重要的景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