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场(原名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位于黔北四大古集镇之一的瓮安县猴场镇,距瓮安县城14公里。草塘古邑环境优美,自然人文景观优势突出。这里汇聚了土司文化、商贾文化、龙狮文化和红色文化,有着川湘滇黔民风民俗的深厚文化底蕴,从而形成了一个完美展示古邑风貌,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产业配套服务的风景名胜区。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是贵州省政府重点打造的100个旅游景区,也是贵州省首批推出的15个“升级版”景区。景区配套要素完善、接待能力显著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已成为贵州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中的亮点。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以猴场红色文化新村为核心区、汇聚优秀的商贾文化、土司文化、人文文化及红色文化,同时有着川湘滇黔民风民俗的深厚文化底蕴。旅游区有实木双面大戏楼、内阁中书第、黔山第一进士楼、土司衙门、湖广会馆、古客栈等古建筑。
大戏楼
古邑双面戏楼是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木建古戏楼。这是一座雕梁画栋、具有鲜明徽派建筑风格的全木结构双面大戏楼。在465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上,用399棵两人合抱的大木,托起27个飞檐翘角和一棵刻有上千个古代戏曲人物和亭台楼阁的红木木雕横梁,“斧夺天工”地将戏楼,一分为二,为 “双面戏楼”, 又称“晴雨戏楼”。文武戏曲同楼分台演出,如飞的岁月,在这舞台上演出的傩戏、川剧、京戏、电影、电视剧,从历史穿越到现实。古邑大戏楼,见证的正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台大戏。戏楼的另一特色,用了大量的木雕、砖雕等工艺品,组合在屋脊和门窗上,显示出一幅幅热闹的市井风貌。据说,如果将楼内的花板一块块地相连,就能一直铺到历史名城遵义——可见其建筑规模之宏大。
其主要景点有:
内阁中书第
“内阁中书”是清代一个负责撰写诏书之类的官名,而在这里出生的宋廷芳,恰巧正是清嘉庆年间的一位内阁中书!楼阁高耸,门第堂皇;各种精湛的雕刻工艺,是我国极其少见的雕刻博物画廊。
黔山进士楼
黔山进士楼建筑面积2286平方米,整体建筑高大雄伟。进士楼是瓮安古代书院,是瓮安文脉的发祥地和重要历史文化印记。书院这种机制和建筑类型,起始于唐玄宗时代。书院选址和建设与其创办人的自然和教育观念有直接关系,先是重山水,其次是名贤,再次是院舍。黔山进士楼按这“三重”理念,在古邑依山傍水而建。进士楼采用庑殿、歇山、悬山、挑檐、架构、斗拱等“模数”结构的施工方法建造,楼内浮雕、木雕、砖雕、石刻工艺精湛。古邑黔山进士楼是中国目前著名的进士楼。
安抚司署衙
土司衙门保存了明代长官司府衙与第宅的基本格局。明嘉庆二年,朝廷工部主事龚辉到草塘采办大木五千余根,用于修建紫禁城仁寿宫。为此,民间有“紫禁城一半大木采至瓮安”之说。因献贡木有功,朝廷故对草塘安抚司署衙违规扩建第宅就默许了。现贵州境内安抚司署已荡然无存,仅存草塘安抚司署一处。署内设土司古制、公堂实物、犹宋土酋、奢香夫人与瓮安历史资料展室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