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10月份“中国好人榜”名单隆重揭晓。宁阳县“30年坚守诚信从不缺斤少两”的信义兄弟王长义、王长信光荣上榜.
在宁阳县鹤山乡,有这样一对常年和粮食打交道的“信义兄弟”:30多年间,群众自愿把粮食卖给他们,只因他们从不“短斤少两”;合作伙伴愿意和他们做生意,只因他们总是“一诺千金”;就连出场车祸,肇事司机也能和他们由冤家变亲戚,只因他们重情重义。他们是山东省宁阳县鹤山乡金麦香面粉厂老板王长义、王长信兄弟。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老百姓眼中,这样评价他们:
最准的秤莫过人心。1998年的一天,王长信到泰安芝田面粉厂送粮,会计将一摞5000块钱现金当3000块给了他。回家后,才发现多了2000块钱。2000块钱,当时足以支付厂里搬运工3个月的工资,还可以解决收粮缺钱的燃眉之急。拿着钱,王长信却吃不下饭,“咱做的是良心买卖,不能赚这昧心钱,得给人家送回去!”疲惫的王长信立即开车返回一百多里外的工厂。深夜,厂内漆黑一片,唯独会计室还亮着灯,会计正一遍一遍数钱。接过王长信送回的2000块钱,会计泪流满面,拉着老王的手不放,“多亏您把这钱送了回来,否则得扣我4个月的工资啊!”
一个字守一辈子。2011年夏收时,村民以每斤1元的价格将小麦存入面粉厂,临近年关,粮价竟涨到每斤1.3元。俗话说,“粮食过了分,好比贩黄金”,粮仓内400万斤粮食,足足涨了120万元。“天上掉馅饼,老王可发了!”而王长义却坚守了当初的承诺,“送粮人多是老实本分的农民,赚的是辛苦钱,利润微薄,既然承诺了随行就市,咱就该按现价兑现!一时间,前来存粮的储户络绎不绝。
重情重义生意人。2011年中秋节,就在王家兄弟聚在一起准备团圆饭时,却等来了坏消息。81岁的老父亲王守平在骑车回家路上遭遇车祸,卡车侧翻,把老人埋在石子底下。那年中秋,一家人在医院急诊病房外焦急度过。原本身体硬朗、还能下地种菜的父亲如今躺在病床上,吃喝拉撒全都需要照顾,王家兄弟一时不能接受。肇事司机更是忐忑不安,四处筹钱,等待王家兄弟“狮子大开口”。“再多的钱也换不回父亲的健康,一家人已经陷入悲伤,不能再让另一个家庭塌了天”,望着满脸愁容的肇事司机,他们做出了令人意外的决定,当天让他从交警队提走事故车,并表示不再追究法律责任。除住院花费的1万元,王家兄弟没再要车主一分钱。
同样在不久前,该县一名23岁小伙因想不开跳进湖中,宁阳县信访局干部靳贻龙虽然游泳不太熟练,仍毫不犹豫的跳入水中将小伙救起。最近的这几幕只是宁阳县美德建设的最新实践。如今在这个县,“草根好人”已成为一个群体。一个80多万人口的县,近几年已推选出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1万多人。其中,“义务推广沼气”的张金英、“献血冠军”张建军、“拾金不昧”的魏忠斌,捡到20万元存单主动找失主的公交司机桑胜斌等荣登“中国好人榜”;冰河中救起落水少年的好儿郎王克珂,悉心照料9旬无儿无女老人20年的张卫夫妇,“32年孝老接力”的乡饮乡龙堂村委等14人入选“山东好人—每周之星”;“30多年背负妹妹残缺人生”的杜翠莲、“勇救落水少年”的张令山等10人荣获省市级道德模范称号。一个个道德典型成为展现“美德宁阳”的生动画卷,也构筑起了宁阳道德高地的牢固根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