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家乡区县: 贵州省长顺县

   邯、承

  邯,西汉末年牂牁(今贵州福泉一带)鉤町王,承为其弟。公元9年,王莽篡位,命五威将军王奇带着印绶,到各地更改王侯以下各级官吏官名,贬鉤町王为侯。鉤町王邯"怨怒不附",起兵反叛。王莽指示牂牁大尹周歆设圈套诱杀邯。承起兵复仇,杀歆,西南各地群起响应。王莽于公元16年至21年间,先后三次派兵镇压,更激起西南各族人民反抗,王莽军死伤数万,终未镇压下去。
谢暹

  谢暹,西汉末年牂牁郡(今贵州福泉一带)人,任牂牁郡功曹。时逢各地农民大起义,地方豪强纷纷割据,西南大部为公孙述所占。公元25年刘秀河北称帝,建立东汉政权。同年(即汉光武帝建武元年)谢暹以牂牁郡功曹身份,联合本郡龙、傅、尹、董几家大姓起来"保境为汉",反对公孙述的地方割据,并派遣专使,绕道番禺江北上河北,向汉光武帝刘秀进贡,示忠于汉。刘秀封谢暹"义郎",并世代承袭。
尹珍

  尹珍(79-166年),字道真,东汉牂牁郡母敛县(今贵州正安县)人。著名学者、文学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他自以生于他自以生于遐裔,深感本地文化落后,没有学校,未得入庠序求学,遂在东汉桓帝时,乃远道跋涉数千里,从南方到中原求学,拜经学家许慎学习五经,又向应世叔学习图谶,通三才。学成回乡后,在夜郎地区开办学馆,传授儒家经典知识和文字学,为家乡辛勤培育学子,传播文化,是发展夜郎地区文化的先驱,促进了中原与西南边陲的文化交流。因擅长经术,还受到东汉朝廷的高度重视,在东汉桓帝延熹年间(158-166年),被朝廷以经术选用,历任尚书承郎,荆州刺史等职。他的老师应世叔当时为司隶校尉,师生并显一时,是当时全国知名的人物。他还是当时著名书法家。据唐代张颜远《法书要录》称:南北朝王愔《文学志》一书中,列举了秦汉以来著名书法家一百二十人中,就有尹珍。尹珍对大西南,特别是对贵州学术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了纪念他"凡属牂牁旧县,无不称先师",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遵义府学教授莫与俦在府学宫创立汉三贤祠,奉祠舍人、盛览、尹珍,尊敬他们为地方文教楷模。民国时,从正安县划出一部分土地,设立道真县,在道真县及贵阳市扶风山,都修有尹道真祠。
付宝

  付宝,字纪图,东汉牂牁郡平夷县(今大方、毕节、织金、黔西一带)人,历任尚书郎,长安令、巴郡太守等,有德名。
尹贡

  尹贡,东汉时牂牁郡夜郎县(今安顺一带)人。历任尚书承郎,长安令,彭城相等,是继付宝之后被称为"亦有名德"的人才。
济火

  济火,彝名妥阿哲,三国时蜀汉牂牁郡西部(今贵州黔西、大方一带)人,部落首领,为六祖中慕齐齐(即默部)东移贵州水西的第五代彝族君长,他习战斗,尚信义,善抚其家众,深受部落的爱戴。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蜀相诸葛亮南征,济火与其结盟,献粮通道以迎师。佐诸葛武侯平定西南和擒孟获。武侯表封他为"罗甸国王",授予"丹书铁卷",令治理慕胯(今贵州大方、金沙、黔西、织金、纳雍、水城一带),世长其地。后又受刘禅诏,讨平普里叛乱。时济火年见高,刘禅赐银鸠杖,以表宠异之极。济火是贵州水西安氏的始祖之一,水西安氏大姓自此发迹一千多年。

 

营销朋友(2014-11-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