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是个文化之乡,在罗城街道就伫立着学宫,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现在我带领大家了解一下罗定学宫的文化概况,想要来罗定旅游的朋友们一定不要错过哦。
罗定学宫(孔庙)始建于顺治四年即1647年,位于罗城镇北关里,俗称文庙,为清代建筑群,是清代罗定直隶州的学宫,附设有乡贤祠、名宦祠、德义祠等,中轴线主体建筑有棂星门、泮池[1]、戟门、御路、月台、大成殿、崇圣祠等,两侧配两庑、乡贤祠、名宦祠、奎星楼、德义祠、学署和明伦堂等,为西江流域仅存的清代学宫完整建筑群,占地6300平方米。每年春秋二祭,官府都在学宫举行大型祭孔活动。1985年罗定县政府公布为罗定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广东省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不得不提的是学宫内的孔子像,。像高2.557米,寓意从孔子诞辰日至雕像之时的2006年刚好2557年,历时两年雕成。大成殿修葺后,罗定市就四处苦寻适合雕刻学宫孔子像的木料而无果。忽一日有人在新兴县的河床发现了一棵千年古樟木,此木有三奇: 一、是奇迹,据专家考证,此树距今达2500多年,与孔子同时代,埋藏 地下千年未腐烂;二、是奇香,历经漫长岁月仍能散发出缕缕清香;三、是奇缘,几经寻觅,偶得于佛教圣地禅宗六祖的故乡新兴县。该古樟木直径达2米,被人工截成三段后运到罗定学宫,其中一段长2.57米,非常适宜作孔子雕像的木料。像雕成后,正立于大成殿中央。只见圣像浑然一体,润泽光亮,神态自然,服饰纹路清晰优美;点睛之后,更觉孔子目光如炬,充满睿智,凡到学宫参观的游客都赞叹不已。
学宫内还有很多趣事呢,在2010年9月30日孔子圣像揭幕的一个月后,在学宫戟门右侧的一棵树头,长出了一朵朵灵芝。工作人员把最大的一朵灵芝(直径在8—9寸左右)送市制药厂检验,证实是野生灵芝。人们对学宫能长灵芝百思不得其解。这是因为在罗定还没有发现野生灵芝,而且,灵芝一般在6、7月长出来,而在金秋10月长出来,更为罕见。刚开始进行学宫修缮工程时,也就是学宫的工作人员把办公室的牌子挂起来当日,他们在大成殿左右两侧发现了金环蛇、银环蛇,有2斤多重,而且都高着头,左右摇摆着,好像在跳舞。他们把这称谓“双龙起舞”。在学宫里的一棵古凤凰树,修缮时有“三个特别”:开的花特别多,花朵特别红,花开得早且花期特别长。现在,还长出了少见点点鲜红的冬花。而且当我们走进学宫,环视学宫的戟门、大成殿等建筑物时,没有发现蜘蛛网,建筑物干干净净,印证了学宫是圣洁自净之地的说法。据了解,在学宫没发现有“蝙蝠”、“壁虎”。
相信大家对罗定学宫有了一定的了解,是不是也想一睹为快呢?心动不如行动,罗定人民欢迎你们。
我的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m23.cn/chan18924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