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中秋时节,厦门家家户户合家团圆围桌玩饼,大街小巷响亮着同一种清脆的音律——骰子的响声。这声声清脆在一次次响动之后,是欢笑,是激情,中秋的厦门拒绝感伤。用骰子“博状元”,起源于隋唐年间,是赴考的士子为祈求考中进士而设置的一种游戏,骰相的名称源于科举制度,游戏设“状元”一个、“对堂”(榜眼)二个、“三红”(探花)四个、“四进”(进士)八个、“二举”(举人)十六个、“一秀”(秀才)三十二个,共计六十三个。相传三百多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在厦门操练水师时,其部将为宽解士兵中秋思乡之情,经过一番推敲,巧设“中秋会饼”作为筹码,与骰子、骰子游戏规则有机结合,创造了博饼文化。此后,博饼文化历经沧桑,繁衍生息,成为厦门独特的民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