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经济社会发展

家乡区县: 山西省孝义市

孝义市位于山西中部,吕梁山下,汾水之滨,太原盆地西南缘。市域面积945.8平方公里,人口48万人,辖7镇5乡6个街道办事处、379个行政村,48个社区,1992年撤县设市。孝义是我国有记载置县历史最早的九个县之一。唐贞观元年因邑人郑兴“割股奉母”孝行闻于朝,唐太宗李世民敕赐——孝义县。“行孝仗义、包容大气”是孝义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中央“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按照省委、省政府“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战略部署和吕梁市委、市政府“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总体要求,以转型综改和扩权强县“两项试点”为总抓手,紧紧围绕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民生幸福型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两大战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破解难题,加快发展,全面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转型跨越取得新成效。2012年,全市GDP实现390.1亿元,财政总收入实现64.2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4.8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57.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1.2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3.3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5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77元。八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部位列全省县域前三名。其中,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项位列全省县域第一名,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3项位列全省县域第二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列全省县域第三名。在中国百强中连续6年进位赶超,位列第65位。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实现195.5亿元,财政总收入实现32.9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6.5亿元,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坚持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狠抓项目“六位一体”,转型项目大攻坚取得新突破。统筹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以非常之思筹项目、以非常之力建项目。2010年7月以来,累计实施亿元以上重点转型项目74个,概算总投资1702亿元。目前,38个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围绕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全面加快13座兼并整合煤矿基建改造,金达煤业建成投产。鹏飞500万吨焦化项目一期投产,成为全省民营企业首家点火烘炉并投产的现代化大型焦化项目。总投资800亿元的山西信发化工铝系综合循环项目一期即将投产。金岩500万吨、金达300万吨焦化项目和兴安化工年产200万吨铝材深加工项目加快推进。楼俊500万吨焦钢一体化项目、新阳2×300MW低热值煤电厂项目开工建设。围绕新兴产业高端发展。晋越峰纳米超级电容电池30万只生产线投入试生产。华夏动力电动农用车电机生产、金晖PBS生物可降解聚酯、汾西矿业集团煤矸石制陶瓷微珠等一批高新项目开工建设。围绕现代服务业上档升级。铺开孝义中央商务区(CBD)规划。帝豪五星级酒店投入运营,西关世纪购物广场、烟草物流配送中心基本建成,孝义大世界、义乌商品交易国际博览城、新濠国际酒店加紧建设。
(二)坚持集群推进、循环引领,统筹实施“五大园区”,工业新型化迈出新步伐。全市90%以上新兴产业项目入驻园区,吸引投资突破2000亿元。千万吨级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被确定为全省四个焦化集中发展区之一,落地项目19个,完成投资60亿元,着力打造总产能1800万吨的现代化特大型焦化园区。装备制造业园区,引进山东信发、中煤制造、杭州锦江等世界500强、中国100强企业,落地项目4个,完成投资207亿元,打造全省一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园区。高新科技产业园区,被省确定为吕梁“一市两园”科技创新园,落地项目5个,完成投资11亿元。现代农业园区,落地项目24个,开发6大系列240余种产品,力争跨入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行列。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集中示范区,先后引进大润发、红星美凯龙、家乐福、华美新天地、美特好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完成投资15亿元。沃尔玛综合商务区一期具备总包进场条件。
(三)坚持特色发展、龙头带动,着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呈现新亮点。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打造特色“种养加”产业,带动农民增收5万人。特色种植业不断扩大。设施蔬菜总面积达到1.7万亩,形成4个高标准设施蔬菜示范园区。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核桃经济林总面积达到50万亩,形成6个万亩核桃基地和38个千亩核桃示范园,农业人口人均核桃林2.5亩。标准化养殖业集中做强。以大象、铭信两个亿元以上肉禽养殖加工龙头企业为带动,新发展67个标准化肉禽养殖小区、9个投资千万元以上规模养殖场。全市标准化养殖小区达到283个,肉禽养殖规模达到2400万只。农产品加工业打造品牌。威尔仓储产销一体化项目正式投产,惠民蔬菜直通车项目投入运营。大象禽业1亿只肉鸡加工及60万吨饲料生产一期投入生产。铭信二期2520万只枫叶鸭加工项目加紧建设。农产品加工总量达到20.07万吨,销售收入达到5.49亿元。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51个,入股农户达到1.48万户。
(四)坚持城乡统筹、扩容提质,努力建设“孝汾平介灵城镇群”区域中心城市,市域城镇化实现新跨越。围绕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域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目标,实施“1420”工程,集中力量建设规划面积57平方公里、30万人口的主城区,及4个特色中心镇和20个社区化中心村。中心城市框架基本形成。以胜溪湖、孝河为东西绿轴,铺开文体园区、孝义中心医院及博物馆等地标性建筑,“一河两岸、沿河环湖”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完成府前街西延、大众路、孝汾立交、时代大道等总长27.5公里的12条城市道路新改扩建工程,搭建起“八横九纵一环”的开放型交通网络,实现与周边县市15分钟通达。城乡基础功能日益完善。介西线孝义市区改线工程加快推进。人民广场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吕梁市消防训练基地暨孝义消防特勤站建设工程基本完成。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实现100%。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5%,集中供气普及率达到95.7%。主动对接全省“大水网”建设,市域水网引黄输水工程加快实施。中心镇村建设稳步推进。3个特色中心集镇完成规划并铺开建设,6个城中村改造完成或部分完成。梧桐镇宜居新区基本实现6000户居民搬迁入住。胜溪新村中小学投入使用,首期9栋300套安置房实现部分入住。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56%。
(五)坚持宜居宜业、环保优先,大力实施“五城”创建,城乡生态化展现新面貌。抓住全省绿色转型试点政策机遇,持续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宜居城市创建。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市、首批省级综合宜居城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名,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规划通过评审,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通过国家爱卫办技术评估专家组考核,创建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果。节能减排扎实有效。累计对40个产业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搬迁取缔城市规划区和敏感区范围内企业175户,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100%。今年上半年,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174天,一级天数达42天。生态建设步伐加快。高标准打造10平方公里城市南山区生态景观带。坚持每年投入2亿元植树造林。国家级胜溪湖湿地公园、孝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期以及兑镇河、下堡河、柱濮河、曹溪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加紧推进。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9%,林木绿化率达到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51平方米。环境整治卓有成效。扎实推进市容环境、食品安全、病媒防治等工作。铺开卫生模范达标乡镇、村庄创建活动,4个街道39个村实现“垃圾不落地”管理。荣获省级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取得实质性进展。
(六)坚持普惠民生、成果共享,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群众幸福指数得到新提升。坚持每年20%新增财力投向民生领域,大办民生实事。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投资2165万元支持薄弱学校改造。吕梁职业技术学院今年招生开学。2013年高考二本以上达线2680人。联合北师大启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工程”。组建崇文小学教育集团、孝义六中教育集团。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扎实推进山西大医院对口帮扶市人民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实行市级公立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机制,逐步建立医疗资源一体化管理机制。投资3亿元完成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院所标准化建设,399个医疗机构全部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3%以内。新农合、新农保以及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面推行,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首批1068户住房困难家庭入住廉租房,新铺开13.25万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市财政投入1000万元补助改造建设乡镇养老院,确保每个乡镇一所规模养老院,国庆节前实现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启动涉及8个乡镇84个村的5个压煤村庄安置新区建设工程,五年内将有8万农民搬迁进城。城市棚户区人民医院周边片区、三贤片区改造项目全面铺开。高标准完成农村新“五个全覆盖”及吕梁市“方便农民五件实事”。
(七)坚持安全为先、稳定为要,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三大活动”,社会管理夯实新基础。大力提高安全保障能力。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重点,稳步推进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集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道路交通安全执法检查、大排查大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先后启动“大办社区年”、“社区建设年”活动,城市社区由24个调整为48个,划分为308个社会管理网格,构建起市、街道、社区、网格“四级联动”服务管理模式。公开选聘35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每年每社区居委办公经费增加至5万元。着力维护社会稳定。组织市乡村干部5000余名,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活动,排查各类意见建议13.2万条,成功化解99.98%。投资10.6亿元启动20项惠民工程,对20类群众共性诉求进行集中解决,已完成投资近9亿元。市委书记、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事项办结率达到98%。2012年,全市进京非正常重复访和赴省集体访均为零。
(八)坚持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加快推进转型综改和扩权强县试点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在全省市县两级首家获批《孝义市转型综改试验先行试点行动方案(2012年)》,首家通过《绿色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围绕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等重点任务,全力争取省直部门63项专项改革任务在我市先行先试。金岩集团入围全省“一县一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城乡一体化建设、胜溪湖湿地公园和梧桐镇宜居新区项目被列为全省城镇化首批百项标杆项目。完成《扩权强县首批下放权限汇编》,首批7大类85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大厅办理。运用扩权政策,争取省、吕梁市专项补助和转移支付资金15.73亿元,资金调度9.96亿元。开通“扩权强县直通车”便民服务系统。累计自行受理事项1830项,办结1828项,直接上报省直部门145项,办结93项。在全省县级率先设立金融办,促成10家金融机构与69户企业达成77.6亿元贷款意向。开通全省首个评标专家库县级抽取终端,为53个项目免费提供评标专家抽取服务。梧桐镇、下堡镇列入全省首批“百镇建设”序列,启动6个扩权强镇(乡)试点,从财政激励、组织人事、行政执法、土地资金要素保障等方面先期铺开准备工作。
总之,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民生幸福型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两大战略”,牢牢把握转型综改和扩权强县“两项试点”政策机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市域生态化和文化强市进程,在“孝汾平介灵城镇群”发展中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为在全省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幽若雅兰(2014-11-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