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春节习俗 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风俗与教化、风俗与政治的关系,而在风俗之中,节令风俗又特别受重视。而在台山,几乎月月有节。台山民俗系列——正月,正月最重要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台山人习俗称春节为过年,并分为年前、过年和年后三个阶段。农历十二月二十三至除夕前一天为年前阶段,这段日子为过年做好一切准备。台山民间有这样的歌谣:二十三供灶,二十四供猪槽,二十五洗净盘碗兼打扫,二十六妇女搽油染发又洗头,二十七趁圩买年肴,二十九晚煎堆炊年糕。过年:除夕至正月初二,从除夕至正月初二为过年阶段。农历腊月三十为岁除,夜晚称除夕。岁除之日,家家户户张贴春联,挂利是钱,燃放炮仗,制作丰盛菜肴,祭拜祖先。还要接灶君老爷归位。深夜12时接财神。另外,在除夕夜,吃过团年饭后,人人沐浴更衣,并且要做好年初一的菜式,按俗例,年初一忌动具、忌打扫庭院。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也是过年的高潮。这天,从凌晨开始,家家户户焚香点烛,放鞭炮,贡斋拜祖,开门接福迎春。是夜,伴灯不眠,俗称“守岁”。年初一,早饭是青菜、豆腐、粉丝、茨菇等素菜,谓之“吃斋”,示意“虔诚”。还有发糕作“斋糍”,取“大发”之意。人们在早饭后出门互相祝贺,拜大年,长辈则给小孩发利是。这天,如果打破碗碟,忌说“打烂”、“打破”等不吉利的话,只说“开花”;筷子掉落地面,只说“快乐”。正月初二是开年日。这天一早,家家户户打扫卫生,按习俗只准从家门口 往里扫,意在不可将财运福气扫出门外。午饭后,城乡请来醒狮队贺新年,增添贺春气氛。年后:正月初三至元宵,年初三,旧习为“饿鬼日”,这天忌探亲访友,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难得春节共聚过年,岂能错过一日。初七俗称“人日”,是喜庆之日。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至十日分为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粟、十麦”,并有“正月此十日晴明,十者丰顺也”之说。此日,家家宰鸡,吃喜庆饭,取意“好世界(鸡)”。正月初八,谐音“发”,企业商家多择此日开门启市,迎接滚滚客源和财源。年十三通心粥,古人认为是靠心来感知事物的,因此要在开学前让学童吃葱花粥,葱花空心谐音“通心”,心通了,人就变得聪明,学业自会长进。正月十五元宵节,台城人在这一天里吃“油饭”——用糯米煮成饭,再掺以油炸的菜果粒、腊肉粒、虾米等佐料,近乎“八宝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