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客——读《檀香刑》

家乡区县: 浙江义乌市

     爹,你唱了半辈子戏,搬演的都是别人的故事,这一次,您笃定了自己要进戏,演戏演戏,演到最后自己也成了戏。
——《檀香刑·眉娘浪语》
    小镇的祠堂里有一个大戏台子,每逢过年过节,村子总会请一些戏班子来咿咿呀呀唱上那么几天。等到村子里有人过世了,他们的遗体也在这戏台上摆过头七。现在想想,那戏班兴许是为了冲喜。戏台下是一大块空地,稀稀拉拉摆着几张桌椅,也勉强称得上是看台了。后来,旧村改造,建了更大的戏台,也相对应有了更舒适的看台,那祠堂便近乎无人问津。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我们都是看客,身在这戏中戏,漠然旁观,却忘记了自己也是戏。
     3月1日晚昆明火车站事件已伴着人们的愤慨和对新疆人民的躲避悄然逝去,接踵而来的是马航MH370失联的最新资讯。犹记得3月1日那一晚的彻夜失眠。在一片黑暗中,我刷着微博与新闻,久久不能入睡,害怕一闭上眼睛,那副血腥残暴的画面会在梦中缠绕不绝。而至几日后的马航MH370失联这一事件掀起又一波浪潮时,我已渐渐失去了持续关注的兴趣。我相信并非所有人都如我一般,但是我也相信有如我般的人存在。颇令人发笑的是,在万千的祈祷祝福声中,混杂着这么一些笑语:“最近不都流行什么‘爸爸去哪’、‘时间都去哪’了吗?这下好了,飞机去哪了?”,“外星人把MH370带走了。”……看到这,我们的笑还能是开怀的吗?或许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基于对马航MH370的关心、担心,可这种担心,却少了那一份尽心。正如昆明一事时,一小部分人把原因归结于政府、社会,为杀人者辩护。我们不能说他们不是带着愤懑的,但这却是一种扭曲了的愤懑。
我并没有批判某个人、某些人的意思,因为我也没做到真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是政治家的事。我们能做的是支持政府的工作。我只是觉得人们,特别是我们这些年轻的一代,在关注时事政治的同时,应谨慎自己的言行,而不是一昧的打着道德的旗号做着不道德的事(诋毁他人,制造舆论),毫无顾忌。
      试想,若是将这个世界喻成一个大戏台子,那么在这台子上,每天都在演绎着不同的故事,精彩纷呈。我们可以笑称自己为看客,却也别忘了,我们也在台上,随时都会成为他人眼中的一场戏。
鲁迅先生的笔下有这么一群看客:“于是他背后的人们有须竭力伸长了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霎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秃头的老头子之后,空缺已经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赤膊的红鼻子大汉填满了。……这胖子过于横阔,占了两个人的地位,所以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中间伸进脑袋去。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弯了腰,去研究背心上的文字,终于读起来:‘嗡,都,哼,八,而……’胖孩子却看见那白背心正研究着这发亮的秃头,……但不多久,小学生却从巡警的刀旁边钻出来了。他诧异地四顾:外面围着一圈人,上首是穿白背心的,那对面是一个赤膊的胖小孩,……”。这是那个时期:爱热闹,但是缺乏理性,没有人格观念,甚至连民族意识都可以抛弃掉,不是关心国家的命运,而是好奇的无知的中国人。
      当然,现在的中国人有着屹立于世界的资本,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我们都爱国,有着强烈的民族情怀。但是从种种现象中,我们可以发觉,越稀奇越精彩的最能吸引人,与自己无关,涂个热闹,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的人也存在着。例如生活中有出个车祸,闹个架之类的,看这种稀奇的新闻人们往往津津乐道的议论着。俨然,看客心理以及看客现象一直存在着。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微博、朋友圈等现代通讯、交友平台毫无疑问的成了满足我们看客欲望的媒介。

 

施如意(2014-11-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