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之经济

家乡区县: 锦州市太和区

       锦州是辽西重要工业城市。20世纪60年代,曾被国务院命名为“大庆式锦州新兴工业地区”。80年代,被国家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经过近9个五年计划建设,整个工业发展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技术装备较为雄厚的具有相当基础的综合性工业体系,现已成为锦州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2011年,锦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4%,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
      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4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4%,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0.3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614.5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443.7亿元,增长11.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2:49.2:35.6。人均生产总值为40001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4%。[6]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1.5亿元,比上年增长26.9%。

第一产业

      锦州市实现由普通型向无公害和绿色农业转变,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一牧两水一菜”四大产业。促进养殖方式由庭院式饲养向小区式饲养转变,推广优质苹果品种,建设全国的蔬菜、水果、肉蛋、花生和水产品重要生产基地。重点建设十大渔业板块基地、十大渔业园区和培育十个渔业龙头企业。

第二产业

      锦州是中国东北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城市。上世纪60年代锦州被国务院命名为“大庆式”新兴工业城市,曾创造出第一支半导体晶体管、第一块石英玻璃、第一根锦纶丝、第一台电子轰击炉、第一支人造塑料花等21项新中国第一的产品。已形成以石化、新型材料、农产品深加工为主体,包括电子、医药、纺织等行业在内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光伏、汽车及零部件、精细化工等新兴产业集群快速壮大,钛白粉、单晶硅切片、汽车安全气囊、石英制品、汽车起重机等一系列高科技产品居国内领先地位。

第三产业

      锦州构筑以港口建设为重点的物流设施平台,以发展区域物流为主,以发展国际物流为重点和方向,完善本地物流,发展第三方物流。以建设东北亚物流中心为目标,依托恒大、渤海、华联物流中心,重点完成恒大物流二期工程、渤海物流二期工程,推进保税物流区及加工区建设,完善华联北方物流配送功能,培育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形成集运输、仓储、配送、包装、加工及信息处理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到2010年现代物流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引进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10家以上,物流配送额达到200亿元以上。

蒙meng(2014-11-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