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湛
(?~37)字惠公,西汉琅琊东武(今沂水县)人。历任太傅、太守、尚书、宰相、大司徒,封为阳都侯,不其县侯。伏湛在军事上反对长途用兵,主张先求内部安定,不宜舍近务远。治理国家,主张礼乐教化为首要措施。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伏湛 向来父学显,别自以家名。 不是能传业,如何著孝声。 伏湛 祖先均硕儒,累世皆明经。 才俊集门下,君王是学生。 伏生承祖训,术业有专攻。 孝信敬尊长,敦亲接弟兄。 既罹王莽乱,复被刘玄惊。 推饭救饥馁,分粮赈困穷。 平原免祸患,百姓获安平。 光武征耆旧,硕彦列上公。
李逵
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也是在水浒传中最鲁莽的人物。 沂州沂水县百丈树人,因打死人而流亡江州,做了个小牢头。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
徐奕
(?-219),三国魏东莞(今山东沂水)人。字季才。汉末避乱江东,孙策礼命之,奕不就,改名微服还本郡。曹操为司空,辟为掾属,从征马超。操还,以奕为丞相长史,镇抚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转雍州刺史,复还为东曹掾。出为魏郡太守。操征孙权,徙奕为留府长史。魏国初建,为尚书,主持官吏选拔,建安二十二年(217)迁尚书令。后转中尉,在职数月,以病乞退,拜谏议大夫,卒。
徐广
(352-425),字野民,东莞(今山东沂水)人。生于晋穆帝永和八年,卒于宋文帝元嘉二年,年七十四岁。家世好学,至广尤精。百家、数术,无不研览。谢玄为兖州,辟从事。孝武帝时,除秘书郎,典校秘书。后为散骑常侍,领著作。初,桓玄篡位,帝出宫,广陪列,悲动左右。及刘裕受禅,恭帝逊位,广哀感涕泗谢晦谓道:“徐公将毋小过?”广道:“君为宋朝佐臣,身乃晋室遗老,忧喜之事,固不同时。”因更欷觑。遂乞归。广尝撰车服仪注及晋纪凡四十六卷,答礼问百余条。有文集十五卷,(见《隋书志》及《两唐书志》)行于世。博览百家,学问精深。谢玄为兖州刺史,辟为从事。谯王司马恬为镇北将军,补其为参军。孝武帝时,任其为秘书郎、典校秘书省。后转员外散骑侍郎,仍领校书。尚书令王殉对其甚器重,荐为祠部郎。后被司马元显荐引为中军参军,迁领军长史。桓玄辅政,任其为大将军文学祭酒。义熙初年,奉诏撰写车服仪注,任镇军谘议,领记室,封乐成侯。后转员外散骑常侍,领著作。奉朝廷之命撰写国史。又迁为骁骑将军,领徐州大中正,转正员常侍、大司农,仍领著作。416年(义熙十二年)写成《晋记》,共46卷。不久,迁为秘书监。420年(元熙二年)6月,晋恭帝司马德文禅位于刘裕,东晋灭亡。他悲伤不已,失声痛苦。以年老,求归桑梓。虽至年迈,仍手不释卷,咏读不辍。年74岁,卒于家。还著有《答礼问》等。
徐之才
(492-572),祖籍东莞(今沂水),南北朝时期一代名医。出身世医家庭,其先祖为徐熙,熙之子徐秋夫,秋夫子徐道度及徐叔响,皆以医著名。徐道度之子徐文伯,及同族徐謇,亦皆以医名。后徐謇因故为北朝所俘,终于入仕北朝。徐之才系徐文伯之孙,徐雄的第六子,人又称徐六,也为北朝所俘。而仕北魏,官至西阳王,故又有徐王之称。徐之才,字士茂,五岁诵孝经,八岁略通义旨,十三被召为太学生。他医术高明,在北地名声很大,所撰有《药对》及《小儿方》,尤其对本草药物及方剂研究较深,故而有人把后世之十剂归于徐之才所创。此外,他对妇科也有一定的见解,其《逐月养胎法》实本自先秦时期《青史子》中胎教法而作,对于孕妇之卫生及优生均有重要意义。另外,他还著有《徐王方》、《徐王八世家传效验方》、《徐氏家秘方》及《雷公药对》,惜均已佚。
秦德纯
(1893~1963)中国国民党军将领。山东沂水人县后埠东村。字绍文。1916年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步兵科毕业 。曾任北京政府陆军第5师团副,皖系参战军第1师参谋。1920年入参谋学校第六期学习。1923年毕业后,在直系军队任豫东防卫参谋长。1924年12月改任国民军第二军第5师参谋长,次年倒戈依附吴佩孚,反击国民军。1926年5月任直系第24师师长。1927年3月任第四军军长。后改任冯玉祥第二集团军第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二十三军军长、十四军军长、山东政府主席。1929年11月随宋哲元反蒋,失败后退回陕西。次年参加中原大战,任冯玉祥第二方面军前敌总司令部参谋长。被击败后,改任张学良部第二十九军总参议。1932年起任察哈尔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1935年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1935 年 6月,与日军代表土肥原贤二订立丧权辱国的《秦土协定》,根据这一协定,察哈尔省主权大部丧失。同年12月,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北平市市长,镇压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一集团军总参议、军法执行总监部副总监、兵役部政务次长、军令部次长等职。1946年任国防部次长。1948年底任山东政府主席兼青岛市市长。次年8月去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
李觉
山东沂水县人,中国大学毕业,曾任东北军骑兵师排长.一九三七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晋西游击队营教导员,鲁西军区团政治处主任,冀鲁豫军分区作战处长,旅参谋长.第二野战军司令部作战处长,师长.参加了平汉,渡江等战役.建国后,历任,十八军参谋长,西藏军区参谋长,副司令,第二机械工业部局长,副部长,核工业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李觉将军解放初期虽十八军入藏,并作为决策者参与了西藏的和平解放,为西藏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建国后李觉将军调任二机部九局局长,负责原子弹的研制开发,李将军和科研工作者呕心沥血为两弹一星的成功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1993年1月14日原二机部九局的一些老同志在京聚会,为李觉庆贺八十寿辰,两弹一星功勋,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淦昌举杯向李觉敬酒说,你是中国原子弹研究的第一功臣.
张伯秋
山东沂水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科。曾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教育厅、实业厅科长,邹平实验县代理县长,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常委兼高级审判处处长,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司法厅厅长。建国后,历任山东省人民法院院长、省政法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山东省第一至三届政协副主席。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