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广东的重点革命老区,是客家人聚居之地,有“世界客都”之称。梅州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贫困山区,但拥有山地广袤、森林茂密的优势,森林覆盖率居全省第三,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如何将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果,是梅州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跨入新世纪以来,梅州市一直在探索实施“四个梅州”(开放梅州、工业梅州、生态梅州、文化梅州)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升华为“绿色崛起”的科学发展新思路。绿色崛起,从文字层面看,绿色是自然、生态色。崛起是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异军突起。在其内涵上包括:一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经济崛起为核心;二是以“宜居带动宜业,宜业提升宜居”为突破口;三是以建设广东的“三名城一基地”(生态、文化、平安名城和绿色现代产业基地)为目标定位。梅州这一战略构想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和海内外乡贤的支持认可。在11月13日省委常委会听取梅州、云浮工作汇报时,汪洋书记再次肯定地说:梅州绿色崛起有新突破,宜居城乡建设取得了新成绩,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稳步推进,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梅州市委、市政府以“绿色”引导人民,抓住“绿色”这一山区独有的优势,大力培育绿色产业,积极引进高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适度开发、结构合理、低耗高效的新型产业体系。按照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旅游农业的定位,发展壮大水果、茶叶、油茶、南药等八大特色基地,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打造全省重要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供应中心。
实践证明,绿色崛起是与传统发展模式不同的新型发展模式。绿色崛起特色就在于站在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抓住“绿色”这一山区优势,把梅州市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具有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展优势。至2008年,全市建成5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4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八大主导产业基地面积达250.3万亩,农业龙头企业达268家。累计获得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97家,产品总数109个,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5038元。
梅州市委市政府实施绿色崛起发展战略,从微观看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从宏观而论,应该是在“挽救地球”。由于发达国家的工业排污,二氧化碳的积累和浓度增高,造成气候变化,全球变暖。而梅州的“绿色崛起”,前提就是保护好生态环境,坚持“环保优先”方针。
正如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市长李嘉所言:“绿色崛起”就意味着要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来谋划新一轮的大发展。为此,梅州决不以牺牲环境的劣绩换取发展的“政绩”。限制和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行业,坚决防止高污染、低效率和用水量大的项目进入梅州。仅2008年梅州市就削减化学需氧量0.10万吨、二氧化硫1.41万吨,节能减排工作走在广东省前列。可以说梅州的“绿色崛起”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崛起、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崛起,是共同维护地球安全、建设人类美好家园的伟大壮举。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