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业作为石狮经济的最大支柱产业,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技创新和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实现节能降耗和可持续发展;已经从单纯成衣加工生产延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明显提高,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在全国影响力和知名度迅速扩大。石狮的纺织服装产业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石狮-闽派服装的发源地和集散地,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石狮纺织服装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提升,已经形成一条以服装加工生产为核心的完善的服装产业链、形成“石狮板块”集聚规模效应。石狮纺织服装业最具特色之处在于形成一条以服装加工生产为核心纺织服装产业链、涵盖纺织、漂染、成衣加工生产、铺料生产、市场营销等各个领域。培育了一批较有优势的产业、骨干企业,现有服装注册商标4000多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32个,中国名牌2个,中国出口名牌1个,福建省著名商标50多个,国家免检产品3个。
从原料工业看,石狮及周边地区有数千家纺织企业,各类织机1万多台,针织大圆机6千多台,针织布年产量达20万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无梭机8千多台,年产无梭织布6亿多米。为确保原料工业的环保质量和先进水平,石狮市政府在大堡、伍堡、锦尚设立了染整集中控制区,共有上规模的染整企业近百家,工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从成衣加工生产看,以石狮为中心的泉州纺织服装区域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服装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从服装辅料配套来看,从服装所需的拉链、商标、衬布、钮扣、缝纫线、电脑绣花、织带、下兰等辅料都可以在石狮地区进行生产和配套销售,各种服装要素市场在石狮配套齐全。从市场营销看,石狮作为中国东南沿海最著名的服装及其原材料集散地,全市共有18条以服装为主的商业批发街,8个专业服装批发市场,2005年建设了总投资超过15亿元的石狮服装城;服装原料交易市场比较发达,闻名全国的石狮鸳鸯池纺织面料市场是全国五大纺织面料市场,汇聚了来自东南亚及全国各地1000多家布料供应商,年销售额超过120亿元,长期引导中国休闲面料流行潮流,在市场开拓上实行“两条脚”走路,国内外市场并进,基本形成了全球性的服装销售网络。
2、扎实的服装产业基础、形成国际化的产业加工区。石狮的服装产品种类众多、门类齐全,休闲装、运动装、茄克、童装、西裤、内衣是石狮服装的主导产品。经过多年的培育,逐渐形成“一地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格局,如蚶虹休闲西裤、灵秀运动休闲服装、凤里童装、鸿山祥芝锦尚的休闲面料、永宁体育用品、宝盖五金服饰配件、沿海三镇漂染集控区等若干个区域合理分工,产业集聚效应突出的专业生产基地。
3、创新的市场营销方式、形成四通八达的销售网络。据不完全统计,以经营石狮服装的全国性商业网点共有1000多家,海外营销网点或办理处超300家,营销网络四通八达。外贸出口是石狮纺织服装业的另一重要市场,目前外销比例已占纺织服装业产值的55%。每天有大量海内外客商涌入石狮采购定货。2005年4月18日开业的石狮服装城是亚洲最大的服装专业市场,项目用地达1100亩,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它将成为国际性服装物流配送中心,还将是一座产品展示中心、品牌孵化中心、商品交易中心、购物休闲中心、时尚娱乐中心及信息发布中心,将为闽派服装走向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每年4月18-21日,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是石狮服装业开拓海内外市场、增进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博览会经过十届的精心培育,已发展成为全国唯一以对台为特色的纺织服装专业展会,对于促进两岸交流,加快服装产业升级,加强区域间产业对接与交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深厚的服装文化底蕴、形成闽派风格鲜明的休闲服装板块。石狮地处闽南,具有浓郁的闽南文化气息,以泉州石狮为代表的闽派服装,因为兼备了“晋唐中原文化遗风”、“海丝”文化的闽南文化同服装文化有机的结合,从而使“闽派”服装具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多元特点,更具有爱拼敢赢的阳刚粗犷风格。通过自创、合作、引进提升等多种方式,和大力推行名家、名牌、名企、名店、名师、名模等“六名工程”下,促进了纺织服装业的优化升级,培育出一批具有相当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闽派服装品牌。形成品牌聚集的产业集群,登顶中国高级休闲商务男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