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动休闲服装名镇

家乡区县: 福建省石狮市

灵秀镇位于中国服装名城石狮市区的西南部,辖区面积16.27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两个园区,常住人口2.8万人,外来人口12万人。201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54.6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5.16亿元,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17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124.25亿元,经济总量居全市前列。

灵秀镇先后获得“中国运动休闲服装名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全国百强乡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福建省文明村镇”、“福建省综合实力十强乡镇”、“泉州市双拥模范镇、”“泉州市首批平安乡镇”、“石狮市‘五个好’乡镇党委”等荣誉称号。

★实力灵秀:经济总量继续居全市前列

2010年灵秀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团结全镇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拼搏奋进,经济大局实现快速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实现较快增长

在经济高位运行、全球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灵秀继续做好全市经济发展排头兵,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迅猛增长。201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54.6亿元,比增27.2%;实现财政总收入5.16亿元,比增32.1%;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171.2亿元,比增2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124.25亿元,比增15.1%;固定资产投资16.8亿元,比增24.6%;企业自营出口6357万美元,比增47%。经济总量居全市前列。

应对金融危机稳住大盘

灵秀出口型企业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较大,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镇党委政府开展服务企业调研活动,实行党员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通过改变以往坐等企业办事为直接上门服务企业等方式,破解熟人经济,提升服务水平。重新整合各种公共资源,举全镇之力推动和服务经济发展。特别是针对辖区外向型企业出口贸易大幅度下滑的问题,采取四条措施积极应对:一是扶持发展金融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目前我镇已成立鼎丰、福港、众衡等5家担保公司和达狮雄等3家典当行,有效缓解广大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二是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研发。富兴包装材料公司通过技改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彬伊奴服饰公司开发休闲服微胶囊释香整理技术,博大织造公司研发纳米面料排汗技术,亨祥服饰配件公司开发新型防滑拉链清洁生产技术,兴达织唛引进喷气生产设备,这些新技术、新设备不仅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而且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危机,实现逆势增长;三是帮助和引导企业转型。通过组织参加海博会、广交会、华交会等展会,引导出口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如新奇达、凯斯特、豪健等一批出口型企业及时调整经营方向,有效稳定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四是充分发挥品牌企业的带动作用。目前全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企业23家,“中国出口名牌”企业2家,“国家免检产品”企业20家,著名商标、名牌企业超过100家,知名品牌企业总数占石狮的一半以上。

培育专业市场固本培源

灵秀镇充分发挥石狮服装城的带动辐射作用,引导资金、土地投向市场,扶持专业市场快速成长。石狮市纺织服装机械市场、石狮服装城三期、富丰商城二期、洋霞面辅料市场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其中富丰商城二期,采取现代运营模式,经营店面已发展至5层。新建的宏基汽车城、华山汽车配件市场、塔前沃尔玛大型购物广场,也逐步繁荣,成为我镇新的经济增长点。镇区主干道——石泉路已逐步发展成为石狮及周边地区的区域性商务中心,吸引西域骆驼、劲都人、爱都等品牌企业总部入驻。

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带动

灵秀镇市、镇重点建设项目、为民办实事项目涵盖了道路、标准厂房、市场、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镇党委、政府出台“五个一”工作机制,即每个项目有一名分管领导、一批工作人员、一笔启动资金、一套工作机制、一个工作方案,做到“人员、资金、进度”三落实,“责任、措施、监督”三到位。通过召开现场会、专题会等形式,定期跟踪项目建设进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开通绿色通道,村镇建设办、企业办、财经办等业务科室和各基层所站加强对项目建设的业务指导和主动服务,为项目建设创造条件、提供便利。一批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在全市率先完成泉州环城高速公路、西环路改造、塘园溪灵山沟整治征地和拆迁任务。迅速启动石狮国际轻纺城、西南片区更新改造、灵秀山奥体森林公园等项目。外西环路、共富路中段、东西三路、城西变及其高压走廊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完工。互通立交桥、共富路西段拓改工程、服装城物流区、服装城汽车站扩建等一批在建工程基本完工。辖区内明昇凯悦、服装城两家五星级酒店已顺利封顶并进入装修阶段。征地迁墓取得新突破,灵秀服装工业园钞坑小区、彭田小区新征地600亩,确保新开工项目的用地需要。

落实中心任务奋力发展

针对辖区流动人口多问题,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窗口,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坚决落实计生年度责任制,保持人口计生工作走在全市前列。采取安全生产片区责任制,在全市率先实行有奖举报办法,严查“三合一”厂房,一经发现立即责令停产整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积极推进“平安灵秀”建设,健全完善“十厂(店)联防”和区域联防等治安防控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建立领导干部接访日制度,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抓好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紧急调拨资金近用于补助借读费取消后各学校代课教师聘用经费,有效解决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继续推动危房改造,容卿小学、港塘小学教学楼建成投入使用,启动灵秀中心幼儿园改造。认真落实民生政策,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实现人人参保。认真执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关心弱势群众,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贫济困,鼓励建立各类慈善基金,帮助困难群众、困难学生。

★活力灵秀:调整创新思路谋科学发展

灵秀镇党委、政府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认真分析灵秀实现科学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困难。一致认为:过去灵秀靠敢闯敢拼、靠服装加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而灵秀今后的发展应该依靠品牌、依靠自主产权、依靠现代服务业、依靠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走出一条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科学发展道路,把灵秀建设成品牌聚集、资金人才密集、市场繁荣的都市型时尚名镇。

以完善基础设施促城市建设

灵秀的发展优势在于地处石狮与晋江交接地带,又有泉州环城高速穿过,发展商业贸易、物流服务等第三产业条件十分优越;服装产业高度聚集、产业链较为完整发达、专业市场交易量大辐射力强、拥有一批驰名商标和品牌企业,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较强的市场影响力。根据将石狮建设成小核荔枝型城市的规划要求,灵秀已是石狮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建设中的泉州环城路从我镇华山、仕林等村落穿过,灵秀也将逐步融入到大泉州发展战略。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转变观念,以现代城市的标准抓好规划建设,以城市居民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融入到泉州、石狮的城市化进程中。要全力以赴,主动融入“七大片区”改造,大力推进塘园村服装城片区回批地的整合规划建设,积极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服装城西南片区及国际轻纺城的规划建设;要突击完成外西环互通立交桥征地、南环路南洋路香江路改造拆迁、大北山旅游路建设任务;要大力推进辖区的更新改造,进一步加强对各村回批地和集体用地的规划整合,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努力建设宜业宜居新城区。

以提升第三产业促市场整合

灵秀辖区较小,土地稀缺,已不宜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大力扶持发展专业市场和区域性商务中心,发展沿南洋路、石泉路商圈,沿西环路物流业,环服装城专业市场群。通过采取整合现有市场和新建交易中心相结合的办法,将各个专业市场组成行业联合体,实行整体包装、整体推介,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加大与广东虎门、浙江柯桥、江苏常熟区域间同行业的经营合作,化竞争对手为利益共同体,使灵秀专业市场更趋规模化、国际化。

以现代企业制度促产业升级

出台鼓励措施,成立专门工作小组,举办培训班,通过各种渠道引进风险投资,帮助和扶持企业自主创新,提高研发能力,争创自主产权,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鼓励有条件企业包装上市,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争取年内有2-3家企业上市,引导和推动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做强做大灵秀的品牌服装企业,使全镇工业企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以解决遗留问题促农民征收

灵秀建镇以来,伴随经济高速发展,积累不少利益矛盾,尤其是征地拆迁遗留下来的补偿安置、“回批地”开发利用、失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积极探索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壮大集体经济、建立扶持创业资金、帮助和引导就业,土地入股等各种途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能够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真正得到实惠。

★魅力灵秀:民生优先建和谐社会

灵秀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转变方式,科学发展,奋力拼搏,勇挑大梁,大力实施民生优先、和谐构建两大战略,实现灵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主要预期目标为:财政总收入达到6.2亿元,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46.6亿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13415元,增长7%。

郑标兢(2014-11-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