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了实现“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梦想,为了实现“达到全省人口位次匹配水平”第二个百年梦想,编制本纲要。
一、战略抉择
现实基础。洛南地处秦岭东段,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资源丰富,具备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早在一百多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是华山夏都,汉字故里,华夏摇篮,儒佛道圣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实现建立新中国的梦想,用鲜血染红了这片热土。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洛南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2008、2010、2012年先后被省政府表彰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前十县”。2009、2010、2011连续三年GDP增速超过13%,201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0.69亿元,增长15.9%,实现财政收入5.9亿元,增长20.5%,城镇居民人均收入20407元,增长15.2%,农村居民人均收入5592元,增长18.5%。纵向相比,洛南的县域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自然生态得到有效恢复和保护,但横向相比,经济总量偏小,工业支柱虚弱,农业基础粗放,三产服务短板,居民收入低少,二元矛盾尖锐,距小康社会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二、战略蓝图
按照“十二五”总体部署,今后八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洛南美·洛南梦十年纲要》,坚持率先突破、能快尽快发展方针,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全面融入“一区三圈一廊”,确立城镇引领、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富民强县发展模式,加快“富裕洛南、和谐洛南、美丽洛南”“三个洛南”建设步伐,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大历史进程,加快建设关天经济区三级城市,倾力打造现代材料、绿色特产、生态旅游三大基地,着力培育矿产加工、绿色特产、生态旅游、医药化工、造纸加工五大主导产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突破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梦想。
战略蓝图:全面融入“一区三圈一廊”,即按照“西出东进、南扩北展”的新视野,全面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西出)、融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西出)、融入“一体两翼中心城市圈”(南扩)、融入“大华山旅游圈”(北展)、融入“秦(岭)(伏)牛(山)旅游走廊”(东进)。
县域发展蓝图:“一市三基五业”宏伟蓝图。“一市”:关天经济区三级城市。“三基”:现代材料基地,绿色特产基地,生态旅游基地。“五业”:矿产加工业,绿色特产业,生态旅游业,医药化工业,造纸加工业。
三、战略目标
“十二五”战略目标:跻身商洛强县、陕南大县、关天中等县。重点目标实现“三个上台阶”—县域综合实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城镇化水平上台阶;主要指标实现“四个翻番”—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翻番。到2015年,生产总值122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财政总收入10亿元,年均增长21.1%。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360亿元,年均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万元,年均增长14.6%。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年均增长16.6%。三次产业比重16︰49︰35。工业化率35%。城镇化率50%。万元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达到省市控制指标。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0亿元以上。
围绕“一市三基五业”宏伟蓝图,全面开创经济社会发展崭新历史局面,力促洛南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平台上实现率先发展。
“十三五”战略目标:主要经济指标比“十二五”再翻一番。到2020年,生产总值252亿元,财政总收入2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5万元,工业化率40%,城镇化率60%。万元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达到省市控制指标。
四、战略任务
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山水、人文、居业、教医、老幼等十方面入手,到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时,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梦想。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达到在全省人口位次匹配水平,实现第二个百年梦想。
(一)经济建设
以经济强为基础,建设商洛强县、陕南大县、关天中等县份,实现“一市三基五业”宏伟蓝图。一是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积极融入“一区三圈一廊”,加快形成“一心一廊五大板块”县域经济新格局。二是突出工业强县。打造三个百亿元产业集群,“十二五”末,工业总产值15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增加值30亿元,工业化率达到35%。“十三五”末,工业总产值30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100亿元,工业化率达到40%。三是确立城镇引领、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富民强县发展模式。每年城镇建设保持20亿元左右投资额度,争创国家级卫生县城、国家级园林城市和省级生态示范县,加快构建“一市一星三基”城镇蓝图。四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洛果”和“洛烟”“国省名县”、“洛猪”和“洛桑”“国省大县”、“洛薯”“省市大县”既定目标,把洛南建成商洛农业强县,陕南农业大县,关天产业名县,大幅提高农业,尤其是农业工业对GDP贡献份额。五是坚持旅游突破发展。打好“华山夏都”、“汉字故里”、“华夏摇篮”三张王牌,加快建设洛河源、华山南区等重点旅游景区,提高城区旅游接待能力和农家乐设施建设,适时开发红色旅游项目,努力实现“三游一星”目标。
(二)政治建设
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完善和加强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义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县有机统一,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公共服务体制,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健全完善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扩大基层民主,依法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扎实广泛开展“便民服务深化年”、“庸懒散奢整治年”、“红星闪闪示范年”三大活动,深入广泛开展“社会教育五引领”活动,(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听党话跟党走”政治纪律教育活动;在全体公务员中开展“我是公仆我服务”为民服务教育活动;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我爱岗我敬业”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我是公民我守法”平安洛南教育活动;在全体居民中开展“洛南精神洛南人”文化靓洛南教育活动),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确保“五位一体”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三)文化建设
以文化强为动力,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建设陕西文化强县。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筑牢全县人民共建小康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二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机关、文明行业、文明校园、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三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四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争创国家级文化先进县,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培养知识型、技能型、专业型、科学型新型农民和新型市民。五要打造河洛文化大品牌。
(四)社会建设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五)生态建设
一要推进国家级卫生县城、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城市和 “三城联创”工作;二要全面促进能源资源节约,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碳;三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四要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解决流域水污染、矿区环境污染、城镇大气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五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强灾害防治,加快防灾重点薄弱环节工程建设,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
五、战略举措
(一)坚持率先突破、能快尽快发展方针不动摇。扭住发展第一要务,始终坚持率先突破、能快尽快发展方针,按照“拐弯超车”、“爬坡加速”理念,把建设陕南强县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有机衔接起来,保持全县经济较长时期的快速发展。着力推动工业赶超、城镇跨越、农业强优、旅游突破。通过坚持不懈地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全面融入“一区三圈一廊”,形成具有洛南特色的“一心一廊五大板块”。
(二)坚持项目带动不动摇。重点实施基础设施、现代工业、城镇建设、现代农业、旅游等重大项目,“十二五”期间投资360亿元,建设重点项目300余个;“十三五”期间投资500亿元,建设重点项目400余个。通过重大项目的实施,倾力打造现代材料、绿色特产、生态旅游三大基地,着力培育矿产加工、绿色特产、生态旅游、医药化工、造纸加工五大主导产业,奠定“洛南梦”的物质基础。
(三)坚持育才引智不动摇。加大科技和人才投入,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平台,鼓励创新型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研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到我县工作。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领导干部和工作骨干的培训教育力度,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提高劳动者技术技能。
(四)坚持招商引资不动摇。坚持招商驱动、资本活县战略,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完善招商引资激励考核政策,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形成全民招商、全领域招商、全天候招商的新格局。积极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来洛投资兴业,充分利用外部资金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主导产业发展。
系、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把实施《纲要》工作纳入全县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六、第二个百年梦战略构想
2021—2050年,将实施6个五年规划,至“十九五”规划末30年间,平均每年按5%增速匡算,到2050年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左右(相当于2012年江阴),财政收入达到175亿元左右(相当于2012年江阴),居民人均收入达到25万元左右(略高于2012年浙江绍兴)。“三农”问题基本解决,城乡差距基本消除,城乡均衡基本实现,明星旅游城市基本形成,富民强县夙愿如期实现,县域综合实力达到在全省人口位次匹配水平,全体华阳儿女过上幸福美满生活,实现“洛南梦”第二个百年梦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