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新闻发言人的重要作用

家乡区县: 浙江省兰溪市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种新兴媒体行业的滋生,信息传播途径越来越广以及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几乎接近直播化的传播方式不给予荧屏前的错误言行以更改的余地,以及网友在线监督评论镜头下的一举一动,这给新闻发言人这个角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此可见新闻发言人的口语交际具有重大的意义。

新闻发言人,其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

为何要设立新闻发言人?在铺天盖地的信息面前,如果没有一个权威的信息来源,杂乱信息容易搅乱人们的思想。实施新闻发言人制度,有利于人们看到权威性的言论,避免小道消息影响社会公众正确判断力。

新闻发言人是组织的“嘴巴”。组织的言行要靠新闻发言人告诉媒体,并通过媒体传递给公众,新闻发言人是组织的耳朵,他要随时随地倾听媒体或公众对组织的各种反应。新闻发言人是组织的形象,组织的内在和外在形象,组织的风格特点都会通过新闻发言人表现出来。

一次记者招待会,无疑是一场戏,发言人即是导演还是主角。

新闻发言人这一词组在语文教学上讲是偏正结构,偏是新闻发言,正是人。换句话说,新闻发言人的核心是人,是一类干新闻发言工作的人面对其他人的工作,因此,新闻发言人在拥有许许多多技术手段的同时,应当也是有丰富情感和深刻思想,真诚、善良和美好的人。“甬温线7•23特大事故”发生后广大人民群众从热爱党和政府,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表达各自思想、情感和理念是完全在情在理的。比如崔永元说,新闻发言人,请不要让新闻发炎;新闻媒体对于动车追尾事故发出的一连串追问,希望尽快听到铁路部门的回答,这个要求不高;听到一个说法,高铁和动车正处在磨合期,反感,哪能用人命磨合呢!比如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说:“这么大的事故怎能归咎天气和技术性因素,又该谁来买单,铁道部门应该痛定思痛,从中汲取深刻教训,铁路再提速也要安全第一,生命伤不起啊!”这些话可能有偏颇,但确是一个个鲜活的、大写的人在这样的灾难面前的理性思考和情感表达。作为新闻发言人应该把这些公众呼声咀嚼和理解以深刻自我的思想和提升自我的情感。同时,也可提升新闻发布会的品质和丰富新闻发布会的内涵。

良好的发言人形象可以化解公众对组织的误会,可以降低危机事件对组织的影响,可以提升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组织形象中的有益一环。

新闻发言人希望借助组织媒体做的是:让公众对我们,从不知道到知道,从知道到支持,并长期保持信赖关系。既然是新闻发言人,就要学会与记者为伍,就要学会和记者打交道的本事,有问题不能迁怒于媒体和记者,而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新闻发言人需要坦率真诚、实事求是地应答问题,并勇于承担自己的不足。

新闻发言人讲话必须要言不烦,做到简洁,明晰,切中要点。

对于有逻辑关联的问题,发言人要切记每个问题的要点,对重点问题给予详细的解答,次要问题可以一带而过,有时候可以把若干个问题综合起来一并回答,乘机把其中一些棘手的问题混在其他问题中一起处理掉。

温甬事件后,7月27日《环球时报》社评有一段话值得当下中国所有官员,特别是新闻发言人思索:“可以预见,将不断有与政府相关的部门和机构卷入公共危机中,它们在舆论面前的笨拙将不断显现。这些笨拙将给中国的大形象抹黑,并将一点点损耗中国的政治资源。因此这个问题应当受到中国官方的高度重视。”这话太好了。不知道今后我们还会发生什么事情,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怕事情发生,事情发生了,处理得好、表达得好,政府的威信就高一层,相反,处理得不好,表达得不好,政府的公信力就削弱一点。

苏木都刺(2014-11-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