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满洲里领略俄罗斯风情
内蒙古边境城市满洲里,会让人感到惊愕:满洲里位于中、俄、蒙三国交接处,被称为“一鸡鸣三国”。
人们到满洲里观光会惊愕于这座城市怎么比俄罗斯还“俄罗斯”?满洲里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不只是俄罗斯风情,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俄罗斯式城市。所有的建筑都是俄式的,所有商店的牌匾也都是中俄双语;商店里陈列的商品琳琅满目,有工艺奇特的套娃,有不同倍数的望远镜,有各式各样的刀具,也有名扬于世的俄罗斯油画。告诉你一个公开的“秘密”———这些物品其实大多产自义乌。
在大街上,与你擦肩而过的基本上是俄罗斯人。他们穿梭于店铺之间,似乎成了这座城市拉动内需的主力。到了晚上,华灯初上,所有的城市建筑都被绚丽多彩的霓虹灯所覆盖,酒吧里的喧嚣、街舞的时尚、游人的悠闲、霓虹灯的迷离,组成了一幅异域风情图。
还有满洲里的国门。它其实是与俄罗斯接壤的陆路海关,这个国门已经经历了五次“变脸”。新一代国门有十几层楼高,白色的墙体显得庄重和神圣,“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巨大的国徽悬挂在国门中间,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上空,楼下是两座中国特色的白色雄师石雕,整个画面由红、白两种颜色组成,产生动静结合的效果,非常壮观。登上了国门,看见从俄罗斯国门那边驶来了一辆火车货车,车头还是古老的那种。对面是俄罗斯赤塔州的一个小城,叫后贝加尔斯克,位于中蒙俄三国交界地带,人口只有9000人。
与新国门相比,前四代国门显得有些寒酸:第一代是双面鹰,第二代是一根粗粗的木桩,第三代是水泥做的“门”字形国门,上书“无产阶级万岁”,第四代国门比前几代先进了一点。
别看满洲里的国门经历过五次“变脸”,但它可不是简单的“形象工程”。无数游人千里迢迢,驻足国门,仰望国旗、国徽的那种自豪的神情,足以说明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已经渗透到了神州的每一个角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