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红帮裁缝的起源在日本,那么,红帮裁缝的成名在上海。
1843年11月,襟江带海、拥有开阔腹地的上海对外开埠,逐渐成为东方大都市。一方面,远隔重洋的欧洲人猛增;另一方面,国内的洋行买办、银行高级职员、富家子弟、社会名流等追随时尚,于是社会上出现了一股 “西装热”。
宁波自从辟为通商口岸以后,风气开放较先,又与上海近在咫尺,这股 “西装热”自然影响到了宁波。70多年(截止2011年)前的 《鄞县通志》记载: “海通以外,商于沪上者日多,奢靡之习,由轮船运输而来……往往时式服装,甫流行于沪上,不数日,乡里之人即仿效之,有莫之能御矣。”
宁波地狭人稠,尤其是红帮发祥地鄞奉一带,人口增长造成的人与有限自然资源的矛盾更加突出,所以宁波人一向有到上海谋生的传统。 “西装热”给聪明能干的宁波裁缝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纷纷涌入上海滩。一时间,开张的西服店号如雨后春笋。从1896年奉化人江良通在钜鹿路开设上海第一家西服店 “和昌号”起,到1950年的50余年间,上海的西服店多时候达710余家,而宁波人开的就有420多家,占总数的60%。 1910年,奉化江口王溆浦人王才运挥洒大手笔,与两位同乡合股,在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今南京东路)与虞洽卿路 (今西藏中路)交汇处 (现上海 “一百”位置),开设了当时最豪华的三层十间门面的 “荣昌祥”呢绒西服号。经精心经营,使 “荣昌祥”成为上海滩名气最大、服务最完善、信誉最可靠的专业服装店,王才运本人也被推选为南京路商界联合会会长和上海各马路商界联合会副会长。
清末,在上海的宁波裁缝,应革命志士徐锡麟之请,全部用手工工艺,制作了一套西装,这是中国人在国内所做的第一套西装。20世纪初,“荣昌祥”在孙中山先生的指导下,改进了中山装外形,将其定型。
在上海,还诞生了中国第一部西服著作。作者顾天云,1883年出生于鄞县下应。他15岁在上海学裁缝,满师后东渡日本,在东京开设了 “宏泰”西服店。数年后,顾天云飞渡重洋,先后考察了欧美十多个国家,遍搜图册,列访名师,冥钩博罗,孜孜以求,积极吸纳新的款式、新的成衣技艺和经营经验。1933年,顾天云在上海出版了中国第一部西服理论著作——《西服裁剪指南》。
顾天云在著书立说的同时,还协助上海市西服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王宏卿等,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西服工艺职业学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