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舍村古村历史

家乡区县: 九江市都昌县

      鹤舍袁氏以耕读传家,宣扬儒学、注重教化。历史上既出了文举,也出了武官。清代举人袁成壁,曾任浙江汤溪县知县,在中举时,主考官在他试卷上批有八个大字“文章颇可,字冠全场”,他的旧居“大夫第”尚保存完好,民国初期学者、诗人袁铁梅,为江西省议员,他们儿子袁训芷曾留学日本,著有《铁血青年》一书。民国后期,全村在国民党内任职的将、校级军官就有十余名。其中袁治为黄埔军校第六期学生,曾任省保安团少将参谋;袁武扬为黄埔军校第十三期学生,曾任保安团上校大队长。

      鹤舍袁氏重视立校办学,成村伊始,就请先生办起了私塾,随着时间推移,村里办学的名声大了,乡里乡外求学的人也多了。清朝初期村里投资盖了一栋四合院式的学舍,取名“浣香斋”。即满足了本村子女就读,也广纳了外乡许多学子,“浣香斋”自古至今是学校(故历史上曾有人称鹤舍为学舍村)。如今原校舍已改造成两层的教学大楼,其“浣香斋”石碑犹存。

      鹤舍袁氏以经商致富。清代中期,村里有位先祖,名叫袁蕃杰,靠卖豆腐营生,他凭着勤俭起家,赚了一些钱,就到景德镇做瓷器生意,生意非常红火。此后,他的儿子袁绍起继承了他的事业,发展到拥有七座瓷窑加数十间店铺和坯房,成为当时有名的企业家。村里大部分古屋都是他当时投资兴建的。

     鹤舍袁氏以宗法治族,以道德为训。村中祖厅恢宏,修谱有章,族规严密,派系绵长。族人始终以先祖袁安公“卧雪仁风”为做人处世之典范。祖厅大门两壁题有“卧雪家风”墨迹。

     据统计,村中现保存较完整的明清建筑有23栋,占全村现有建筑的40%,祖厅三进,占地600平方米,巷道15条,平均宽度1.5米,总长度800米,石砌长方形池塘一口,占地500平方米,民国初期建小洋楼一栋,占地100平方米。全村古屋、石巷保存完好程度在95%以上。已被县政府授牌列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莹莹猪X-X(2014-11-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