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前旗

家乡区县: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

自然地理 编辑本段乌拉特前旗全境东西长142公里,南北宽85.5公里,总面积7476平方公里,全旗由山牧、山旱、黄灌三大区域组成。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长夏短,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为6-7℃,无霜期100-145天。年降雨量200-250mm。

在19.8亿年前的太古代时期,乌拉特前旗是一片汪洋大海,在大约7000万年---1亿年晚白垩纪时代(恐龙绝灭时期),形成了地质概貌。乌拉特前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河套平原东端,隶属巴彦淖尔市,东临包头,西接五原,南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达拉特旗隔河相望,北与乌拉特中旗接壤。地理位置在东经108°11′—109°54′、北纬40°28′—41°16′之间,总面积7476平方公里,分为黄灌区和山旱区,其中山旱区4900平方公里,黄灌区2500平方公里。地貌可概括为“三山两川一面海,千里平原两道滩”。“三山”:乌拉山、查石太山、白音察汉山,山地占地面积2303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30.8%,最高山为乌拉山,主峰大桦背海拔2322米。“两川”:明安川、小佘太川,占地面积88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1.3%。“一面海”:乌梁素海,水域面积44万亩,是全国八大淡水湖之一。“千里平原两道滩”:套内平原、蓿亥滩和中滩,占地面积181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4.2%。现辖9个苏木镇(农区镇7个,牧区镇2个),93个嘎查村、59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万人(农牧区人口22.7万、城镇人口11.3万),是一个汉族居多数、蒙古族为主体、回、满、壮等16个民族聚居的旗县,汉族人口约32万人,占95.2%;蒙古族人口1.37万人,占3.9%;其它少数民族人口0.29万人,占0.88%。旗政府所在地乌拉山镇,人口约10万人,是全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通行语言 编辑本段

乌拉特前旗的官方语言是汉语。

乌拉特前旗汉族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为晋语,乌拉特前旗话属于晋语的大同-包头片方言。蒙语也是方言之一。

王若男(2014-11-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