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沁县简介

家乡区县: 山西省沁县

山西省沁县简介:

沁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北部。东接襄垣、武乡,南邻屯留,西部与沁源毗邻,北部与武乡及晋中地区的平遥接壤。居省城太原与市府长治的中轴线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地位,自古就有“冀州门户、潞泽咽喉”、“煤海中的绿地”、“北方水城,中国沁州”之称,总面积1297平方千米。总人口18万人(2013年),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

山西省沁县旅游名胜:

沁县境内有省级文物4处,县级文物18处。位于县城西南15 公里处的册村乡乌苏村,有战国时韩国别都阙与城遗址。县城南25公里处的故县镇村,是古铜鞮县城遗址。村西的紫金山文中子石室,因随唐大儒王通在此培养出魏征、杜如晦、房玄龄、温大雅等八大国公而闻名,县城西30华里处的伏牛山龙泉神庙,曾以其规模宏大,气貌不凡而闻名三晋。城南二郎山上,建有我国目前最大的民间北魏石刻阵列馆,馆内藏有北魏到北宋500 年间的南涅水石刻为主的各类造像塔,单体造像及碑碣近千件。康熙皇帝御笔亲书《千字文》石刻被列为“中华之最”,陶渊明手书撃夤旁邮珨十二首玉石石刻全国闻名。以南涅水石刻馆、 徐村吴王典墓、太里羊舌氏三贤墓为龙头,康熙皇帝御书楼,漳河源头龙珠寺、华山相配套的人文游览区;以二郎山、西湖公园为主的黄土风景区,以小东岭八路军总部旧址,后沟新华日报旧址、烈士陵园、决死一纵队纪念馆为主的革命纪念旅游区。

山西省沁县名优特产:

沁县三大宝:“鸡蛋、瓜子、吴阁老。”这是山西沁县民间美誉当地三大名产的顺口溜。沁县的鸡蛋,个大皮红,黄少清多,营养价值高;南瓜子则个大仁满(长2.2厘米、宽1.3厘米),含油量高,确实称得上“宝”。“沁州黄”小米在1919年参加印度国际博览会便饮誉海外。在国内连续被评为一级小米,获“全国最佳小米”称号。除此之外,沁县还有唯思可达、沁州绿绿天下、核桃仁、干镆、有机食品等众多特产。

山西省沁县著名人物:

沁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名人众多。

羊舌氏三贤,春秋时期羊舌职及其子羊舌赤、羊舌 月兮 称为羊舌氏三贤,羊舌赤的思想和治国方略深受孔子称赞,春秋晋国别都——铜鞮为羊舌氏族食邑之地。太里村现有羊舌氏三贤墓。

先轸,春秋战国时晋国将军,被封为护国显济王,他的事迹和人品名扬天下,伏牛山建有先轸庙。

王通,隋代大教育家、思想家,曾在沁县铜鞮山设帐受徒,弟子中学有成就的有贾琼、魏徵、李靖、杜如晦、徐懋功等都成为唐朝开国名臣。铜鞮山有讲学石洞与祠堂遗址。

尺木禅师,明朝皇族后裔,出家后曾在沁县主持永庆寺,著有《铜鞮语录》。

吴琠,沁县徐村人,清康熙年间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官居一品,尊称“相国”,俆村有吴琠坟及碑楼、祠堂遗址,县城有康熙御书楼。

韩万金,沁县河址村人,“雷锋团”政治委员,是雷锋同志的培养者,曾应邀赴京为解放军政治学院等单位作题为“培养教育雷锋成长的经验”专题报告。

 

 

 

 

 

岁岁清明lyt(2014-11-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