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是个外来人口多的城市,本地人与外地人一起生活,很多时候饮食文化已经不分你我了。大家一起分享,一起享受这些不同地方的美食,自然而然,这些都成为了惠州的饮食大文化。
发糕:
发糕是有特殊用途的食品,虽然在惠州十分风行,但在市面上一般是见不到的。因为制作过程总往往混入花红粉,而且每次总是蒸很大的一个,又被称作大红发糕,取其色彩喜气、名字吉利,是一种讨口彩的喜庆食品,普遍用于人生各种喜事的礼仪当中,婚嫁、寿诞、生子都少不了发糕助兴。制作发糕一般使用纯粘米,加糖、发粉或糕种,蒸发糕的笼屉特别巨大,蒸好的糕点发得越大主人家就越高兴。仪式中,主人将大发糕切成小块,或作为贺客的回礼,或分发街坊四邻,让大家都可以分享到欢乐和福气。
敛糕:
广东惠州地区汉族特色糕点。惠州话读作“敛校”,是比之沙糕板在传统风俗礼仪中更为常用的礼仪专用食品。惠州风俗,出生 、婚仪、寿诞等喜事,要蒸红敛糕;丧事,蒸白敛糕;出生满月礼,外婆要蒸红敛糕至;婚事的“三朝回门”,外家要蒸红敛糕作为回礼。此外,寿诞、丧事及年节的“观音做会”,亦多有做敛糕的习惯。
敛糕的制作与沙糕板不同。首为原料的比例,敛糕一般 用四分糯米,六分粘米,行话称“四破六”,混合时用水调匀, 且要加上糕种(发酵物),而后制饼饼状蒸熟。红敛糕是米粉用水调匀时另加了花红粉,使敛糕呈红色。” 敛糕被视作专门的礼仪食品,除了礼仪用外,少见有当作商品买卖,这和沙糕板可谓大不相同。
龙门米饼:
龙门米饼,旧时又称年饼,为人们过年时的吉祥食品。以前龙门人有除夕前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炉火旁打年饼的习俗。春节期间,人们常常以年饼、大桔和糖果给长者亲朋拜年。
以前的米饼款式不多,以圆形为主,取月圆之意,间或有少许鱼仔形,寓意年年有余。目前就可看到如来佛、金狮、麒麟等造型独特、形态各异的米饼。
龙门米饼以优质冬米、精选花生为主要原料,盐、糖为辅料,“皮薄馅多,爽脆可口,咸淡适中”的特点。龙门米饼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名点,产自广东惠州。以优质冬米,精选花生为主要原料,盐、糖为辅作佐料精制而成。其以“皮薄馅多,爽脆可口,咸淡适中,清香宜人”的特点赢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现时,龙门米饼有“永汉饼”和“蓝田饼”两种。“永汉饼”个体较茶杯口大些,“蓝田饼”似钱币大小。包装有纸盒和罐装两种。2001年县有关质检部门为龙门米饼制定了质量标准,促进了龙门米饼的销售。全县2002年米饼总销售量逾1000万只,产品主要销往珠三角,并远销港、澳、台等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