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坊抗日根据地旧址
王家坊抗日根据地旧址因震惊全国的“夏家山事件”而举世闻名。1939年9月,国民党顽固派挑动内战,制造了“夏家山事件”,黄冈3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主力成功突围。中共黄冈中心县委率部分队伍转移到王家坊湖区,开辟了王家坊抗日根据地。1940年,王家坊抗日根据地成立了黄冈县抗日民主政府,领导群众,组织生产,支援新四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黄冈成为新四军五师东进鄂皖边区、挺进鄂南的支撑点和桥头堡。
王家坊抗日根据地位于团风县最北端,西与新洲县毗邻。解放前未修筑举东大堤,此处是一个湖区,隔举水河就是涨渡湖,还有马驿湖,那里生长着大面积的芦苇,形成天然的芦苇荡,为革命圣地营造了良好地外部环境。现在,王家坊抗日根据地已成为我县中小学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许多游客自发前来瞻仰参观。
鄂东抗日游击五大队旧址
杜皮抗日五大队旧址位于团风县杜皮乡的张家山一带,为老民房式建筑,矗立在青翠山峦中,见证了当年五大队光辉的抗战历程。1938年6月,中共鄂东特委成立,副书记方毅到团风指导工作,中心县委机关随即迁到杜皮孙家冲。8月,日军飞机疯狂轰炸当时的团风上巴河、下河街、淋山河一带,10月23日,鄂东首府黄州沦陷,团风随即被日军占领,就在黄州和团风沦陷的当晚, 中共鄂东特委、黄冈中心县委组建的“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在杜皮张家山宣告成立,不久,方毅、张体学领导的100多人袭击淋山河日军据点,打响了鄂东地区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第一枪。12月,中共鄂豫皖区党委(湖北省已撤销)与国民党第五战区谈判达成协议,在保证共产党对这支部队的绝对领导,抗日行动完全独立自主的原则下,鄂东挺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二十一集团军独立游击第五大队”(简称五大队),大队下辖四个中队,共730余人,大队长张体学,政委刘西尧。后来,发生震惊全国的“夏家山事件“后,五大队在安陆赵家棚被编入以李先念为司令员的“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并被编为纵队第一团。再后来的新四军五师第十四旅,就是由五大队等黄冈地区的人民武装组编的。五大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捍卫家乡,保卫人民,为开辟、保卫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回龙八斗湾共存社旧址
回龙八斗湾共存社旧址位于回龙山镇林家大湾背后,白羊山南麓,清末建筑,砖木结构,硬山式民房。1938年被日军飞机炸毁,后几次修复,总面积2000平方米。
八斗湾是鄂东地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方。1921年在八斗湾,恽代英、林育南、李求实、何孟雄等主持召开了来自湖北、湖南、四川等省24名进步青年参加的共存社成立大会。至此,共存社成为早期传播革命火种的摇篮,并发展成为中国最早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之一(八斗湾党小组)。陈潭秋、董必武、林育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也成就了方寸之地,人杰地灵的必然。
黄冈革命烈士陵园
黄冈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鄂东大别山南麓,杜皮乡境内,始建于1975年,占地面积34.9万平方米,是“省级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和“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王任重、方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陵园视察指导工作,并为纪念碑、纪念馆题词。园内环境幽静,景观宜人,各类树种达37000多株,林木繁茂,绿阴如盖,四季常青,是目前我县唯一国家级3A旅游景区申报单位。
团风渡江战役纪念公园
团风渡江战役纪念公园始建于2008年,位于团风城区西北角,座落在举水大桥东侧,是为纪念1949年5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团风至武穴长江段上发起的渡江战役而兴建。公园主要景点由渡江战役纪念碑、纪念广场及纪念馆等构成,是团风红色旅游新名片,小学生课外实践德育教育基地。
我为家乡代言,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z_fanny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29828282.html
我的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fannyo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fannyo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