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丰富。古建筑类有莘县文庙、蒋店天主教堂、朝城清真寺、张鲁清真寺等10余处;古遗址类有马陵道古战场等20余处;古墓葬类有春秋太子墓等3 0余处;革命烈士陵园3处;古碑刻金石文物类百余种。四通八达的柏油路便于客货汽车通行,另建有莘县宾馆、华昌大酒店等大型宾馆。
朝城清真寺
朝城清真寺位于莘县朝城镇北街路西,是鲁西地区大型的清真寺之一,现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朝城清真寺
朝城清真寺坐西朝东,占地约二亩,宽敞明静,曲栏环绕。据寺内《修缮纪要》载,大殿饰以伊斯兰教象征和平的绿色为主色调,球体部分饰以金黄色调,该寺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年间重修。寺院由大门、过厅、大殿组成,主体建筑为大殿。
寺院大门为塔楼式,进大门为一对厅,对厅后为大殿,旁为沐浴室2间,住室2间,讲堂3间。大殿为重檐歇山,方砖漫顶,勾连搭式灰瓦。瓦脊饰十二生肖和新月,有彩绘雕刻,图像姿态生动。大殿建于高台上,面阔3间,总面积200平方米,由卷棚、串堂殿及后殿组成,古朴雄伟、雕梁画栋。砖墙硬山,有楹柱12根,三梁起架。该殿是一处古典伊斯兰宗教建筑,反映了明清时期的宗教文化特色,是朝城一带回民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1937年,大殿北山曾遭日本炮弹轰击,至今修补痕迹清晰可见。1963年和1985年两次修缮。
寺院由大门、过厅、讲堂、水房、住室和礼拜殿组成。大殿由卷棚、串堂殿及后殿组成。卷棚内正面悬有“认主独一”“道之大原”“万化一元”和侧面“开元故交”砖墙、硬山,勾连搭灰瓦,顶脊饰十二生肖和新月,整个大殿由三梁九檀架起,为歇山双檐砖木结构,有彩绘、雕刻,图象姿态生动,是本县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处古典伊斯兰宗教式建筑,反映了明清时期的文化、宗教特色。系市级文物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大门面示三进,石木结构,大木起脊,重檐歇山,斗拱起架,飞檐翅角,宏伟壮观,为全省清真寺大门第一例。
伊尹耕莘处
伊尹耕莘处位于莘县莘亭镇大里王村西。莘亭,始建于汉代,后亭废基存,清康熙55年东昌知府程光珠书
伊尹耕莘处
“莘亭伊尹耕处”,题曰:“尧舜之道,畎亩之中,圣作物睹,龙云虎风。”令知县刘萧勒石立碑,重修莘亭,亭东侧有伊尹庙。伊尹生活在夏殷之间,他协助成汤打败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荒淫暴虐的国君夏桀,废夏立商,后又辅佐外丙、中壬为王,曾放逐太甲,“摄行政当国”,直至太甲悔过。大文豪苏轼称赞他是“行之天下不以为惊”和“临大事而不乱”的古之君子。据《孟子》记载,伊尹相商前曾躬耕于有莘之野,后来莘县城北之地一度被称为“伊田”。
马陵道古战场
位于莘县大张家镇马陵村和樱桃园镇道口村之间,战国时期著名的齐魏马陵之战,就发生在这里。马陵、道口两村相距6公里,皆顺河流向建屋,村中房屋、胡同、道路无一不斜,且拐弯甚多,极为曲致。至今进村后仍极易使人迷失方向。当年著名军事家孙膑就是充分利用了这些有利条件,伏兵于马陵道旁,一举打败了骄纵的魏兵,魏军主将庞涓自杀。
马本斋烈士陵园
位于张鲁镇南2华里处。1944年2月,冀鲁豫军区三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著名的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病逝后,安葬于此。陵园由红砖花墙围合,坐北朝南,占地10亩,四周砖墙闭合,主体由园门、碑亭、烈士墓和纪念堂组成。门额“马本斋烈士陵园”有汉、回两种文字,汉字为正字,由烈士之子马国超书;阿拉伯文为配字,由原回民支队教长蔡永清阿訇书。碑亭呈六角形,高14米,占地64平方米,单檐结构,琉璃瓦覆顶,亭中立有烈士纪念碑。纪念堂内安放着烈士的半身汉白玉雕像,两侧挂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的挽联。陵园融合中国古代建筑和阿拉伯建筑风格于一体,庄重、典雅、肃穆。
鲁西北烈士陵园
聊城市境内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亦名丈八烈士陵园位于莘县大王寨乡东丈八村。始建于1945年。占地面积约6公顷,南北长740米,东西宽170米。陵园坐北朝南,主要有门楼、纪念塔、纪念室、烈士墓组成。门楼为古典式建筑,1957年重建。纪念塔高16米,四面八角,楼阁式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00平方米。第二层塔壁镶嵌着8面石碑,刻有当时冀鲁豫边区党、政、军领导人书写的碑文和为革命牺牲的925位烈士的英名录、烈士传略。塔北为3间烈士纪念室,室中悬挂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亲书的挽联和部分烈士的照片、事迹。园中北首是鲁西北全体党政军民1945年敬修的肖永智、张炳元、史钦琛等烈士墓23座。
燕塔
莘县燕塔坐落于莘县城中心,是一座存放高僧骨灰的佛塔,旧县志中称“古塔”、“宝塔”,外地人则称“莘县塔”。莘县人因塔上栖息一种体型较大的铁皮燕子而亲切地称为“燕塔”。
燕塔
位于莘县城内,建于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为楼阁式十三层平面八角型砖塔,塔底层东西长23米,南北长22米,高40多米。塔有四门,入北门可攀至顶部,南门内有一尊石雕女神像。塔内藏有五部北宋刻本《妙法莲花经》,一部写本《陀罗尼经》,一个精致的小银塔和一具石函(棺)。小银塔用银质薄片砸合而成,造型优美,玲珑剔透。石函内有水,水上漂浮着银质薄片船,水内有舍利子。
巍峨雄伟的燕塔,历史上多被用作军事瞭望台,在莘县城中心矗立了829年,历经王朝更替,社会变迁,战事侵袭,岿然不动。1968年的文革动乱中,千年古塔遭拆毁。莘县人对燕塔有很深的情结,2006年莘县决定采取募捐的方式在原址重建燕塔,同年5月19日奠基。莘县燕塔已完工,一座具有古典特色的古塔巍峨耸立在县城中心地带。
十字坡
位于莘县和河南省范县交界处, 相传是《水浒传》中菜园子张青和母夜叉孙二娘开店、结交江湖好汉的地方。据说,孙二娘娘家在樱桃园,婆家住在张青营。十字坡、樱桃园、张青营三足鼎立,相距不远。几百年来,民间艺人在这一带串乡演出,都忌讳说唱《武松打店》以及《水浒》中有关孙二娘卖“人肉包子”的故事。十字坡有一座大桥,站在桥头,可以饱览金堤河上的秀丽景色。
野猪林
位于莘县观城镇郭海村北,相传是《水浒传》中好汉林冲由汴京发配至沧州途中化险为夷,绝处逢生之处。
野猪林
北宋时期,野猪林经常有野兽出没,很多人在此丧生。《水浒传》第八回中写道:“枯曼层层如再脚,乔枝郁郁似云头,不知天日何年照,惟有冤魂不断愁。”据《观城县志》载,野猪林村东是徒骇河,村西是马颊河。这两条河都是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疏通治理的较大的河流,村北有三沟(于沟、王沟、马沟),村南有三庙(红庙、朱庙、双庙),地形较为复杂。
古城钟亭
此钟原存于古城镇(原范县县城)东门内,系文殊寺的镇寺之宝,后寺毁钟存。此钟系金章宗承安四年(1199年)制造,至今已有800年历史。钟通高 2.9米,唇径 1.77米,唇周 5.56米,重 4000公斤。虽经千年锈蚀,钟上的八卦纹饰和界格仍十分清晰,“皇帝万岁”、“重臣千秋”、“常转”、“国泰民安”四组大字几乎毫发无损。此钟历史之悠久、匠艺水平之高、保存之完整、形制之硕大,均为省内罕见。
古城钟亭
2002年,古城镇政府筑台建亭,重悬古钟。钟亭有联曰:“亭披霞光,高处可察社情民意;钟鸣盛世,洪声再震泰山黄河。”亭周围辟为绿地和小广场,以供人们观瞻休憩。
孔庙
即文庙,是尊祀孔子的地方,位于莘县城内,历史悠久,并于1990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莘县文庙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