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美食(陆)

家乡区县: 惠州市惠城区

惠州是个外来人口多的城市,本地人与外地人一起生活,很多时候饮食文化已经不分你我了。大家一起分享,一起享受这些不同地方的美食,自然而然,这些都成为了惠州的饮食大文化。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惠州各地的小吃美食。

逆糍

又称捏糍,是惠州风味小吃,。其做法是取糯米粉蒸熟,然后包裹白糖芝麻做成软体圆形状。吃一口,满口是芝麻和糯米的芳香。

逆糍在以前是惠州传统的节日专祭食品,最早是用于民家祭牛神用的供品。惠州俗语“十月朝,糍堆禄禄烧”就是惠州民间过“十月朝”(民间传统节日)的写照。“十月朝”是惠州传统的祭牛节,《惠州志》有记载:“十月朝,城中作粉食荐祖,乡落以粉食挂牛角以报其劳。”里面所指的“糍堆”和“粉食”其实同为一种食物,即惠州传统的风味食品糯米糍粑,惠州俗话称“逆糍”。糯米糍粑的一种,也是惠州以外其它地方不多见的一种食品,,而在惠州极为普遍,是惠州传统最有代表性的民间风味食品之一。在惠俗中,逆糍是“十月朝”祭牛的专祭食品。由于软韧兼有,极受惠州老少喜爱,所以祭日之外的一年四季,都有人家制作出卖,成为一种常年可见的风味食品。

艾角(粉果)

又叫粉果,“过冬食粉果”,粉果即艾角,这是惠州特有的过冬习俗。

制作艾角的主要原料是艾和米粉。制作“艾”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先取本地野生艾草,用开水煮后用竹筲箕背擦磨成绒状,制成食用艾。之后混合米粉做成粉皮,以咸、甜各料做馅包成角状。惠州过冬食用的艾角多采用咸料,传统用料多为萝卜丝、猪油渣、虾头、五香粉等,蒸熟即可食用。如今艾角作为独具特色的惠州包点出现在大小饭店的餐桌上。

阿嬷叫

阿嬷叫简介
阿嬷叫为惠州传统的油炸类风味小吃,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惠州密集的老城区小巷口,常见简单的炉灶支起油锅,以白萝卜丝、虾米、肉粒,和以调好味料的面粉浆,用小网篓舀放进沸油锅中慢火煎炸,成小碗状,外酥内软,有萝卜的清香而不油腻,喷香可口。相传这种风味的起名与老太太有关。惠州人称祖母为“阿嬷”。当年,惠州刚出现阿嬷叫时,油炸香味浓郁,连掉光牙齿的老太太也被香味吸引过来,因此便起名“阿嬷叫”。

阿嬷叫的来历
相传很久以前有小贩在街边卖传统小吃“油炸油糍”,香气飘逸,穿透街坊屋宅,很多嘴馋的小孩就围上来。小贩怕滚油溅出伤了小孩子的脸,就赶小孩子走开,可怎么也赶不走。小贩急中生智,对小孩说:“阿嫲叫你赶快回去!”惠州话里的“阿嬷”是指祖母,祖母最疼孙子,所以小孩子一听就信以为真,跑开了。后来,一有小孩围到油锅前,小贩就会说“阿嬷叫!阿嬷叫!”前来购买的人就以为这种小吃就叫“阿嬷叫”。后来“阿嬷叫”就一直被沿用下来。


Yummy(2014-11-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