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茀(1919—1992),阆中保宁镇人。1937年,他在重庆巴县三里职业中学读书时,即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他发起在校内办起壁报《高塔》,后又通过关系把《高塔》改在《济川公报》作为副刊出版,后又改编《南行》副刊,并组织成立了“重庆学联”等秘密组织,他被选为学联主席。
这时经陈克琴介绍,刘传茀与当时在重庆的地下党员张曙时取得联系,并向张曙时汇报了重庆抗日救亡工作。根据张曙时指示,刘传茀逐步打破学校小圈子活动,相继与漆鲁鱼、侯野君、丁雪松、杜延庆等取得联系,使重庆抗日救亡力量达到空前团结统一。
1937年9月,张曙时通知他赴成都,随即被吸收入党,并奉命回渝建立重庆地下组织。10月,重庆市核心党小组成立;12月,中共四川省工委成立,刘传茀调任省工委书记邹风平的秘书,继任省委巡视员。1938年9月,刘传茀去南充任川北工委组织部长,年底川北工委撤销,他改任南充中心县委组织部长,1939年8月任南充中心县委书记。1939年9月,刘传茀调任重庆市委宣传部长兼江北县委书记。1939年10月,刘传茀由重庆去延安,曾在中央党校学习,后任陕北葭萌县委、地委宣传部长等职。建国后,刘传茀任成都市公安局刑警大队长、副局长。刘传茀一生坎坷,曾蒙冤入狱,1979年平反昭雪。
离休后,他任四川省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是四川诗坛的拓荒人和组织者之一,为中华诗词事业的复兴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参与创办了在海内外有影响的诗刊《岷峨诗稿》,他本人有诗集《三吟草》、剧本《第一计》、《燧石的火花》等。1992年3月25日在成都病逝。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