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梁、唐、晋、汉、周)西县属兴元府。
北宋初,废道置路,西县属峡西路兴元府。至道二年(996)西县属利州路大安军(治所三泉县,今宁强县阳平关);三年(997)废军,两县复隶利州路兴元府。咸平三年(1000)宋平蜀后“(西)县当冲要直靥朝廷”(郡国县道记》)。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分利州为东、西两路,西县属东路兴元府。蒙古军队进占后于戊午年(1258)设铎水县(治所今旧州铺),移沔州治于原沔阳县治所(今旧州铺),省西县入略阳。
元初,改兴元府为兴元路,西县属沔州。至元四年(1267)沔州隶广元路,西县属沔州。
明洪武三年(1370)改兴元路为汉中府,省铎水入沔州。四年(1371)知州王昱迁沔州治于西山谷口(今武侯街)。七年(1374)七月降沔州为沔县,属汉中府。成化二十一年(1485)沔县隶宁芜州(今宁强县)。嘉靖三十八年(1559)复隶汉中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