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出生的市民黎仕峰先生就曾目睹过六十四军军坟场全貌。年少时曾在坟场里捡过柴的他,现在还清楚记得墓碑上的文字 ,“离碑大约20多米便有一排排的坟墓,大约五六十座。”由于年代久远,黎仕峰只记得军坟场还有一些名人的题词,具体是什么他已经说不上来了。至于军坟场的命运走向,黎仕峰则记得很清楚,“1958年,新成立的星湖人民公社将国民革命军六十四军坟场全部捣毁,随后,在坟场原址建起了工农业展览馆,后又改为星岩宾馆。”
2012年,市政协委员何金培先生提出题为《关于恢复重建“陆军第六十四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的建议》的提案。他认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六十四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文物遗址,应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保护,这也符合“弘扬爱国主义教育阵地,贯彻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
而他没有写进提案里的是,“如果星湖有这么一座抗战中军一级的纪念园,将会成为富有纪念价值的历史遗迹,能够让星湖景区更加有名气。”然而,市民政部门最终以“暂不适宜”回复了他的提案。
今年3月份,参观了南岳衡山忠烈祠的陈贤棠感叹道,如果肇庆有这样一座烈士陵园,那么这段抗战历史也将为普通市民熟知。从1995年起,陈贤棠每年都会在清明节期间前往犀牛岗祭拜这群埋骨青山的民族英雄,“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这些对国家赤胆忠心的平民子弟选择了马革裹尸。他们生做人杰,死为鬼雄,永远是后辈肃然起敬的做人楷模。” 陈贤棠还动情地告诉我们,“近些年,每年都有一些知情人前来祭拜,既是感恩,也是怀念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魂。(我们)应该传承民族大义和民族传统道德;发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精神。”用一个标准的军礼祭奠70多年前为国捐躯的将士,就这样一个简单而庄重的致敬动作,陈贤棠至今已经坚持了19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