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博爱的县情简介

家乡区县: 博爱县

博爱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豫晋两省交界处,隶属焦作市管辖。全县面积435平方公里,人口38.5万,辖6镇2乡,204个行政村。
  博爱县历史由来。秦时属野王邑,汉时属河内郡,唐时曾设太行县,之后长期属河内县。1927年冯玉祥将军主豫时,根据吉鸿昌将军的呈请,取孙中山先生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中的“博爱”两字,设置博爱县。
博爱县区位优越。郑太、焦枝、侯月三条铁路在县城北部交汇,月山车站是华北地区大型铁路编组站之一,是以晋煤外运为主的亿吨货物通道。三条高速公路横贯全境,焦晋高速途经北部,长济、焦温高速在城南互通。郑常、新济、焦温、焦克等4条省道纵横交错,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博爱县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占全县总面积三分之一的北部山区,拥有储量丰富的粘土、铝矾土、铁矿、石灰石、硫铁矿等二十余种矿产资源。与煤炭大省山西毗邻而居,是豫北地区重要的煤炭集散地。拥有蓄水量达2070万立方米的青天河水库,水资源供应充足。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两个国家级重点工程均途经博爱。西气东输万里管道第一个分输站设在磨头镇,晋城煤层气通豫工程从博爱经过,丰富的煤、水、气资源,加之优越的区位交通,发展工业条件得天独厚。
  博爱县旅游业不断壮大。青天河风景区是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区、国家5A级风景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被誉为“北方小三峡”;建于金代的八极拳发祥地月山寺是中原四大名寺之一,曾与少林寺齐名,乾隆皇帝三次来此巡游;在县城西部,有我国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竹林,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科学研究价值,还有独特的景观价值。
  博爱县产业分布极具特色。全县大致可以划分为三条经济带,一是中部工商业经济带,面积约95平方公里,是全县人口密度最大、人均耕地最少、工商业最发达、经济最活跃的板块,该经济带占全县经济总量的60%,是博爱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我县的产业集聚区就位于该经济带。二是南部高效农业经济带,面积约180平方公里,是博爱县高效农业发展区,区域内有蔬菜基地、葡萄、鲜桃等鲜果基地和肉牛、生猪、蛋鸡等养殖基地,集约化高效农业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三是北部山区旅游矿产资源经济带,面积约160平方公里,主要产业有旅游业、林果业、矿产品开采加工业和运输业等。
  博爱县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博爱县是全省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县和扩权县。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199.5亿元,增长1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7.1亿元,增长1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1.8亿元,增长22.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3亿元,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7亿元,增长1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68元,增长11.9%;农民人均纯收入10877元,增长13.6%。

多一点开心(2014-11-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