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上的浪费有很多种,仍然很多的时候都是说的物质上的浪费。其实很少有人想到心灵的荒芜和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费。
每个人来到这世界上的时候,心灵是一张白纸,大脑是一个可以伸缩的容器,能够装多少,能够创造多少,就在于自己长长一生的努力和追求了。
人一生想要有所建树,应该从小接受比较正常的教育,因为那是认识任何事物的底蕴。除非你是天才,或是你后天为这一阶段而付出很多来弥补这一缺失。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具备了初步认识事物的能力后,对于书本知识的吸收还有生活中切实可行的经验的积累,都需要自己的掌握和挑选自己有用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心胸开阔,懂得进退和取舍,知道美好和丑陋,才能让自己的心灵不再是荒芜的,而是丰盈的。
我一直都是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痛切的感觉到很多的人长长的一生,对于自身价值的利用,估计就用了十分之一还不到。来的时候是空白,走的时候依旧是荒芜一片。
人的一生说起来很长,但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不是很多的。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受制于生活,被外在很多的东西多累。所以很多的人一生都没有闲暇来好好的重视自己心灵的需求。好好的停下脚步,来感受、来丰富自己。
人在三十岁之前,想来那是拼命要拥有很多。大多是物质上的。还有对名利的追求,对自己的确定。简直是可以用忙碌来形容吧!
青年时候,就是一只忙碌的蚂蚁,是被生活所迫。
中年的时候,很多外在的东西已经拥有了,当然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我所说的满足是基本的温饱问题解决后,就应该让自己在精神上开始享受人生,来追求更宽广的自由境界了。
中年时候有个“立”。我想那应该是是内在的立吧!
青年时候的学习,当然包括各方面的学习,在中年的时候就开始应有了。要把这一切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就是建立自信。对一切的取舍,要有勇气来选择和决定,选择的标准就是服从自己内心的需要了。
一个没有思想,没有精神追求的人,一般会对物质上是没有尽头的获得和拥有。不是社会上流行着很多官员在五十九岁的时候容易落马的现象吗?那是最后还要捞一把,那是对物质上的不舍啊!那是因为自己的贪婪还没有获得满足。要知道任何人当离开这世界的时候,是什么都带不走的。除了物质上的追求外,可能还很幼稚的陷入人际关系的纠缠中,可能还预支着未知的痛苦,可能还拼命的追求着那虚无的名,可能还很惶恐于自己拥有的怕失去,从而更紧张的抓住。
躯体是承载精神和思想的,它只是一个承载体。但是很多的人本末倒置。过度重视躯体的享受和需要,反而忽略了精神的追求了。其实这样的人生和动物有什么区别呢?当本能决定了一切后,那应该是很纯粹的动物表现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