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农耕文明,弘扬民俗文化,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区域发展,9月21日至10月10日,由中国农业博物馆、兴化市人民政府主办,兴化市农业局承办的中国·兴化农耕文化展在缸顾千垛风景区广场成功举办。 此次农耕文化展共分展示区、体验区、表演区和销售区四个部分,展示区以详实的文字、图片介绍了悠久、灿烂的中华农耕文化;体验区以实物、图片的形式,展示了兴化特有的水乡传统农耕,参观者并可现场体验独特的乡村生活;表演区通过图文说明及现场表演,介绍了兴化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板桥道情、茅山号子、垛田农民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销售区筛选了兴化大米、兴化大闸蟹、兴化脱水蔬菜等地方特色农副产品供参观者选购。
为承办好此次农耕文化展,兴化市农业局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条件下,举全系统之力,认真做好展馆的规划、设计及招标等工作,并利用2个多月时间,发挥农技推广网络优势,在全市乡村开展传统农耕器具的收集,共收集各类实物展品168件。同时,从局机关挑选了9名讲解员,为广大参观者提供现场讲解服务,确保了农耕文化展的如期开馆和成功举办。
据不完全统计,农耕文化展期间,共接待各类参观者5万多人次,其中9月24日下午,展馆接待了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孟加拉国、不丹、印度、越南、泰国等12个国家的农业部农业文化遗产事务主管官员和技术专家,共计31名嘉宾,外宾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华农耕文明及兴化特有农耕文化赞不绝口、流连忘返。展览期间,众多本地参观者表示,农耕文化展不仅让青少年了解了中华农耕文明,增强对兴化农耕文化的认同感、荣誉感,并让中老年人回忆起过去峥嵘岁月,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同时,希望以此为契机,加快兴化永久性农耕文化展馆的规划、建设,使之成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并让?蕴含在农耕文化中的丰富生产经验、传统技术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成为推进兴化现代农业发展和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