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洋乡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被评为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镇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永泰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普法教育先进单位,仙游县综合先进乡镇以及项目建设、财税工作、山地开发、劳动力转移、村镇建设、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等。
东洋乡作为福建省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的试验基地,坚持从本镇的实际出发,突出一个主题,彰显二大特色,做好三篇文章,建设四大基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都取得了又快又好的发展。突出一个主题,就是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东洋乡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水、田、路、渠综合改造,不断增强农业的持续增产能力。东洋乡坚持规划为先、分期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新村建设,并进行道路硬化、环境美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等全面配套建设,打造新农村建设精品。东洋乡的貂峰村被树为福建省十佳村建示范村。彰显二大特色,就是实施两个省级品牌战略,巩固发展茶叶、薏米二大特色产业。
东洋乡发展茶叶生产二万亩,建立茶叶加工厂126家,已成为东洋乡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成为永泰县最大的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基地,产品不但销往中国各地,而且已销往日本、美国、欧盟等国。东洋乡种植薏米一万亩,实现品种改良、科学种植,做到“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进行“市场带公司、公司带基地、基地带农民”的产业化经营,实施产品的系列深加工,促进这一明清时期的朝廷贡品再创辉煌。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东洋乡引进项目十几家,促进东洋乡经济建设呈现强劲发展势头。二是开发旅游资源,已完成景区中长期设计规划和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景区档次,争取早日实现东洋乡风景名胜游、仙门祈梦文化游、金溪生态茶园游、金山休闲娱乐游。三是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东洋乡做好“东洋乡小吃”的规范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民资回归、积极为引进企业输送合格员工等,收效显著。建设四大基地,就是建设茶叶、薏米、畜牧、果蔬四大生产基地,保证现代农业生产有坚实雄厚的生产基础。由于方法得当,措施有力,促进了东洋乡的经济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东洋乡的基础教育、文化卫生、民政工作、老龄事业、安定稳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09全力推进乡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经济指标完成较好。2009年全乡农林牧渔总产值达7987万元,同比增长5%(下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81万元,比增10.3%;乡镇企业总产值10554万元,比增6.9%;农民人均收入5045元,比增7.5%;内资到资6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0多万元;国地税收入同比数倍增长,取得了近几年来的最好成绩。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是巩固粮食基础产业。稳定粮食生产,落实粮食中稻播种面积4582亩。采取相应措施,努力制止耕地抛荒。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发展甘薯、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和多种经营。二是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做好“茶”业文章,东洋春芳茶业有限公司已取得产品质量QS认证,全年共加工茶青2500多担,出产优质茶叶26250多公斤,创产值175多万元。东茂茶业有限公司引进安溪先进加工技术,加工铁观音20多担,创产值20多万元。大力引导和鼓励农户种植发展油茶新品种,让这一传统产业重新焕发优势,农民踊跃投工投劳,在长畲、东洋、东斗、西塘、仑坪等村发展油茶700亩。三是农民增收幅度加大。不折不扣落实惠民强农政策,做好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家电下乡”等惠农支农工作,2009年共落实农资综合直补面积10160亩,金额35.36万元;良种补贴面积3790亩,金额6.98万元;共发放农机具购置补贴金额1.22万元(其中购买翻地拖拉机3台,收割机1台),发放“家电下乡”补贴10.51万元。抓好劳动力转移,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2009年共培训农民工近200人次。加强与企业、用工单位联系,适时宣传传递劳动力市场信息,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全年有3000名劳动力就业转移,实现劳务收入3000多万元。
——统筹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完善
一年来,乡政府在本着“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原则,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狠抓交通道路、农业水利、文化教育、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做好向莆铁路永泰段东洋境内的征地拆迁工作,确保了工程顺利开展,共征用土地104.981亩,其中红线内永久性征地11.81亩,临时性用地93.171亩,拆迁房屋1000多平方米。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乡10个村共5079人受益,该工程现进入整改扫尾阶段。建立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制定了《东洋乡家园清洁长效管理实施意见》,完成了垃圾处理收费听证,规范收费标准和行为,巩固了家园清洁行动成果,2009年在平时巡查和年终考核中被县评为第一名。茂楼村顺利通过省级“生态村”建设验收,乡容村貌得到较大改观,群众生产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大力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修复灾毁耕地,整修水利水渠。开展农村公路中修工程,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台账,确保农村公路建好、管好、用好,实现了全年道路交通零事故。
——和谐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协调进步
文化教育方面。顺利通过省政府“双高普九”验收,教育设施不断完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做好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自评工作,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完成乡综合文化站和农村示范图书馆建设并投入使用,积极配合市委宣传部开展的文化、卫生下乡活动,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顺利完成,全乡共收集近300条非遗线索。计划生育方面。不断完善计生工作责任机制,强化计生政策措施落实,狠抓“四术”和“双查双补”等常规工作,全面落实计生奖扶和“生育关怀”政策,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促进计生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动物防疫方面。坚持“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禽、禽不漏针”动物防疫工作原则,全面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现全乡家畜禽100%免疫,免疫合格率达70%以上。林业安全方面。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加大查烟禁火和护林巡山力度,强化护林队伍建设和管理。做好造林绿化和生态保护,全年共完成造林1613亩。平安创建方面。重视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共调处矛盾纠纷6件,化解一起上访事件。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建立信访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乡综治服务中心作用,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开展平安建设,平安“三率”较往年有所上升,社会安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开展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活动,乡安办、派出所等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所有在建工程、危险品经营单位、公路交通、水电企业等进行全面安全隐患排查,做到责任到人,防范到位,全乡无发生各类安全事故。民主法制方面。大力开展“五五普法”宣传,群众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依法治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议案全部予以办结,民主监督进一步得到落实。社会保障方面。全面落实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全乡151户254人低保五保对象应保尽保。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群众自愿参合率逐年提高,2009全乡共有7938人参保,参合率达93.65%,全年我乡住院患者医药报销301人次,住院总额1816728元,报销金额达647611元,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feixuan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50924877.html
我的新郎微博http://weibo.com/2971812253
希望和大家成为朋友,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