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东山曲水流

家乡区县: 汕头市潮阳区

     潮阳东山区东岩风景区,宋绍兴年间便开始成为风景点,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1070年前后,东山已建灵威庙(即双忠祠),供奉唐代名将张巡、许远。宋末丞相文天祥率师抗元,转战潮阳,曾驻兵东山,亲至灵威庙祭拜张巡、许远,又在东山坡葬下累死的坐骑,至今文马碣石迹犹存。明弘治三年(1490年),知县姜森为纪念文天祥登临东山这段历史故事,颂扬文公的浩然正气,在灵威庙旁建大忠祠,供奉文丞相。明隆庆六年(1572年),知县黄一龙又在灵威庙西建韩祠,供奉韩愈,表彰韩文公两至潮阳,迁县治、兴乡学的功绩。

     从宋以来,东山每每是到潮名人必登的地方。山上现存的许多摩崖石刻,就记录着历代名人的行踪。东山石刻有不少是书法艺术的精品,曲水流侧石壁上的“观海”两个楷字,字方数尺,为明御史陈大器所书,十分潇洒飘逸。从东山的石刻,我们可以看到岁月递嬗,沧海桑田的变化。清代乾隆年间才镌刻于山上的“遨游沧海”、“可观其澜”,记录着当时人们站立在山上便可眺望茫茫海湾的情景。如今,大海已不可见,入眼的是连片田园和幢幢楼房。山上还有不少石刻楹联,字迹秀丽,对仗工整,状物贴切,立意奇妙,令人流连观赏不尽。

    东山胜景层叠,半山腰的曲水流觞,可谓东山第一名胜。清澈甘甜的泉水从石洞潺潺涌出,千古不断。人们在亭旁建一水廉亭,亭内筑一九曲石槽,泉水在槽里迂回曲折流动,古代文人便在石槽旁随着水流传杯饮酒、吟诗取乐,名为“曲水流觞”;还有方广洞、栖云石、桐荫亭、聚圣塔、望仙桥、七星石、五雷坛等胜景,合称“东山八景”。

    

xinxinxinxin(2014-11-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