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县印发老城区供水支管网改造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家乡区县: 博爱县

我县老城区供水支管网始建于七十年代,运行时间长,各类设施老化严重。为改善老城区供水基础设施,提升老城区供水质量,保障群众日常用水需求,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实施老城区供水支管网改造工作,结合我县老城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老城区供水支管网改造工作按照分批分期方式有序推进,计划用2年时间完成老城供水支管网的改造工作。《老城区供水支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该工程总投资2855万元,覆盖区域为北起文化路、南至玉祥路、西起月山路、东至海华路。结合实际情况,改造管径范围为DN400—DN100mm,其中改造供水管网主要道路17条,背街小巷支道路54条,管网总长度约57公里,服务面积约825公顷。
二、改造标准
(一)拆除原腐蚀、漏失严重的管道,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新型、环保管材。
(二)采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规定的水表作为法定计量器具,一户一表,水表统一安装在户外。
(三)水表至用户家中管道及对接工作由用户自行负责。
三、实施步骤
老城区供水支管网改造工作计划分两年分步实施,积极主动、条件成熟的村(居)可优先改造。
(一)一期改造工程(2014年10月-2015年7月)
计划完成葵城路(发展大道至文化路)、滨河路(文化路至中山路)、中山路(滨河路至海华路)等3条供水主管道以及迎港路、重阳路、四季路、阁前路等34条背街小巷供水支管道改造,全长16.9公里。工程内容包括管沟开挖、管道铺设、土方回填、阀门井砌筑、新老管道连接等;其中,DN200mm以上管道采用球墨铸铁管,DN200mm以下管道采用UPVC管材。
(二)二期改造工程(2015年4月-2016年1月)
计划完成中光路(文化路至中山路)、柏山路(文化路至广场路)、群英街(月山路至海华路)等14条供水主管道和市场西街、广场东街、西大街、东大街、灵泉路等20条背街小巷供水支管道改造,全长40.1公里。工程内容包括管沟开挖、管道铺设、土方回填、阀门井砌筑、新老管道连接等;其中,DN200mm以上管道采用球墨铸铁管,DN200mm以下管道采用UPVC管材。
四、资金筹措
通过上级政策性资金、县级财政资金以及企业、社会筹资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工程范围内资金由县财政拨付;工程范围外的背街小巷及居民户表改造费用由村街、用户结合筹措。
五、职责分工
(一)县清华水务公司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和综合协调工作。
(二)县发展改革委负责对改造过程中相关费用的收取进行监督;
(三)县财政局负责对改造资金的拨付监督和工程决算;
(四)县审计局负责工程量核实、验收、工程决算;
(五)县监察局负责对改造工程进行跟踪监督;
(六)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对改造工程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管;
(七)县城乡规划局负责供水管网规划线路的定位和放线;
(八)县城管局负责主干道供水管线铺设涉及的人行道管沟开挖手续审批和协调工作;
(九)县公安局负责维护改造工作的正常秩序,严厉打击盗用水和私接自来水的违法行为;
(十)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负责配合改造领导小组利用电视等媒体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及时发布停水等与改造工作相关的通知、信息;
(十一)清化镇负责改造区域内村街的施工组织协调。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老城区供水支管网改造工程是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为确保老城区供水支管网改造工作顺利实施,县政府决定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各有关单位务必充分认识到老城区供水支管网改造工作的公益性和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既要按照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责任到人,又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广泛宣传动员。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各村街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老城区供水支管网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及时发布区域性停水等改造相关信息,确保居民正常生活程序不受影响。
3、强化监督检查。老城区供水支管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服务热线和监督电话:8683525,接受广大用户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县政府督查室将对各单位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对敷衍塞责、推诿扯皮、以权谋私、玩忽职守的、监察部门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多一点开心(2014-11-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